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见)二先生皆深研《易学》,用‘学易’二字为书院名,是要让大家以薛李二先生为榜样也。”   移建文昌宫。   民间根据文昌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与教育有关,在富顺钟秀山顶建有文昌宫,后被移往玉霄观和北街,县人多次要求迁回原址,未能实现。段先生为此“乃咨黄发,众议佥同;...
    2018.11.20 14:55:00
  2. 考试资格。道光初年,吴引孙叔祖吴昌燮入仪征县学,吴元植就以吴昌燮为继父,从此改籍仪征,得以名正言顺地考取功名,吴氏自此由经商转为科举功名。吴元植非常聪慧,平生精通《易》理,旁通诸子百家之书,很早就考上秀才,但由于晚清时局动荡,再加上时运不济,没能有考取举人的机会。...
    2017.10.18 09:28:00
  3. 人赞其诗‘清思异质,藻而不浮,朴而不枯,极诗家音色之妙。’林环又工书法,擅长狂草。有《絅斋集》。”   家族才俊辈出   多位族人科举考取功名   林忠明说,在数百年传承中,林氏一族才俊辈出。“据谱中记载,除了始祖林环是明代永乐丙戌年状元之外,还有林鋕是明宣德五年...
    2017.12.29 09:16:00
  4. 古代的考场,听着考官的训诫,孩子们好像穿越到500年前,一个个俨然中了状元。古人这么重视求学,苦读十余载,奔波数百公里赶考,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大家了解了自古人生三大喜: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喜添贵子。可见,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多么...
    2018.07.18 09:49:00
  5. 人果真厉害。”也有同学感慨:“古人这么重视求学,苦读十余载,奔波数百公里赶考,还在那么狭窄的考场里连续几日奋笔疾书,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我们现在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还有的同学对人生四大喜事很感兴趣,默默背下回台湾后将和同学们分享。   参观之余...
    2019.07.09 07:56:00
  6. 塾馆开学,东家要用轿子或车马将老师接来开学授课;腊月二十八放年假,则要用同样的规格,备好年货,送老师回家过年。一些富裕人家聘请有科举功名的老师,不仅束脩(送给教师的报酬)数额高,每日膳食均有专厨烹饪。每年正月,每个学生家还要办一桌酒席请先生,“过年请先生”是很多地...
    2019.09.06 0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