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田块亩产量达到1102.9公斤,这是太湖稻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水稻亩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
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介绍,这次验收的水稻田主要采用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该技术在云南创造出小面积1287公斤/亩,百亩亩产超1000公斤纪录后,他就有个梦想,在太湖稻麦两熟制地区实现水稻...
2019.11.12 09:26:00
-
从毛头小伙时就在这里做村医,干了几十年了,为这一带的乡亲治病救命,做了很多好事。特别是11岁那年夏天,何为萍见到田头一个村民大伯在稻田里喷洒农药后倒在田埂上口吐白沫,家人叫来了雷医生,只见雷医生不慌不忙,先扎针,再灌液体帮助呕吐,很快中毒的大伯苏醒,在场的村民都...
2019.12.08 06:39:00
-
传承农科精神,讲好“稻花香”的故事
——走近省农科院党委工作部部长袁爱萍
金秋时节,万亩稻田一派繁忙,如同镜面一般倒映出锦绣江苏,也映衬着庄稼人的忙碌与期盼……“年复一年,为了这样的期盼,一代代农科人奋斗在田野,用智慧和汗水打通现代农业科研‘最后一公里’。...
2019.12.10 07:16:00
-
的施祥龙在枞阳县商务局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陈陶胜,销售难题迎刃而解。见识到电商魅力后,施祥龙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目前种了600多亩虾稻田,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了周边2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陈陶胜(右)和施祥龙(左)在虾稻田查看水稻长势。施祥龙长期向陈陶胜供...
2021.08.19 11:11:00
-
用电需求,共出动施工人员150余人次,投运泵站配电变压器7台,完成农业生产装表接电26户,确保种粮户用上了“及时电”。
由于胜利圩区的稻田亩产高、种植面积大,收割上来的水稻若不及时烘干就容易发生霉变。高淳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特地上门实地勘查,共同商议粮食烘干厂用电实施方...
2021.12.27 19:03:00
-
立即组建抗旱队伍,出动施工人员150余人次,投运泵站配电变压器7台,完成农业生产装表接电26户,确保种粮户用上“及时电”。
胜利圩区的稻田亩产高、种植面积大,收割上来的水稻若不及时烘干就容易发生霉变。为此,阳江镇政府早有打算筹建西莲村粮食烘干厂,解决种粮户的粮食烘干问...
2022.01.14 08:47:00
-
“帐篷、围栏、第一批锚固工器具已经到啦,第二批大概什么时候到啊?”“田里的水排得差不多了,准备开始铺路。”7月20日深夜,倒塔的水稻田里不再像往日那般蝉鸣蛙叫。顺着探照灯看去,密密麻麻的全是蚊虫,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抢险队员们正在灯下查看现场、分析方案、协调物资...
2022.08.01 16:49:00
-
和风细雨,群山错落,青青稻田,乡亲采螺。
时值盛夏,一幅田园画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里高镇木祥屯的螺蛳养殖基地徐徐展开,几名合作社员正冒雨劳作,采集螺蛳。距离木祥屯80公里外的柳州市工业园区里,地道的袋装螺蛳粉正逐一走下生产线,打包装箱,通过拼多多“待机时...
2022.08.24 14:10:00
-
米”为核心,探索米产业的更多可能。将农耕文化与卧龙谷香软米相结合,父女俩在卧龙米业的厂区内搞起了乡村旅游,设计收稻体验、夹米粒、稻田摸鱼等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李婷婷还创新将T台走秀与卧龙谷香软米结合,赋予农业更多时尚的气息,备受...
2022.11.11 14:06:00
-
于广西西南部右江河谷地带的百色,素有“天然温室”和“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等称号。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里的村民就利用冬闲水稻田冬种番茄,与北方大棚的圣女果相比,气候温暖湿润的百色露地培养出的果子,色泽鲜亮、皮薄汁盈、口感清甜。
尽管总量大,但百色当地圣女果...
2023.01.05 1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