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动物被捕获时存活状态。本案中,涉案渔获物头部等直接辨别生物种属的部位缺失,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委托鉴定机构,对扣押生物组织进行核基因线粒体基因测序,并与相应野生动物基因序列比对,确定涉案渔获物为中华鲟。并借助水产专家分析论证、李广义的供述等证据,排除死体飘入...
    2021.08.10 09:46:00
  2. 其是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让人类治愈遗传疾病成为可能。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于线粒体遗传病却束手无策。一方面是由于线粒体基因组太短,缺少足够的CRISPR可编辑位点,另一方面是CRISPR基因编辑必须依赖gRNA,而这种外源RNA难以高效导入线粒体内。”专家解释,刘如谦团...
    2022.02.13 08:33:00
  3. 水域取水样。 所取的水样,不仅用于水质的检测,杜雪地称,水样还将用于江豚环境DNA检测。通过提取江水的环境DNA,利用特异引物扩增江豚线粒体基因片段,再通过电泳和测序分析即可确定采水样区域是否有江豚活动及江豚数量相对多少。 “这是扬州市第一次使用这一检测技术,分析长江扬州段...
    2020.05.21 09:06:00
  4. 杜雪地在试验 水抽滤设备 提取环境DNA用的冷冻离心机 扩增江豚线粒体基因片段的DNA扩增仪 核心提示 昨日,本报刊发了《扬州首测“江豚环境DNA”》报道,“江豚环境DNA”引起广泛关注。 “环境DNA”到底是一项什么技术?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怎样的重要性?本报昨请扬大江豚保护专家揭...
    2020.05.22 1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