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
2020.01.13 17:19:00
-
技术超乎人们想象的发展,对既有的新闻传播理论的挑战是颠覆性的。此说是否准确,可以推敲。但的确应当看到,传统的新闻学是基于报刊传播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近几十年虽然不断在改进更新,但总体而言,已经难以解释和指导今天的新闻传播实践,有必要进行较大幅度的甚至带有根...
2021.01.06 14:23:00
-
新场。世界遗产既是文明历史的景观见证,也是文明未来的价值起点。江南水乡古镇的遗产属性,按照学界的申遗登录标准,包括“水网环境改造而形成的市镇网络”“商贸传统与社会文化发展”“杰出的水网地区城镇景观”。这就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材料基础,更带来了全新的...
2021.03.22 08:15:00
-
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在1993年出版的著作《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中首次提出“虚拟社区”概念。他认为虚拟社区就是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性群集”,成员在社群中以充沛的感情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并相互分享见解。而趣缘群体正是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情感所形成的一种“圈...
2021.03.29 08:36:00
-
涵,对敦煌历史的再现,完成了对国民集体记忆的唤醒。“对共同拥有的过去的回忆,这两点支撑着共同的知识和自我认知,基于这种知识和认知而形成的凝聚性结构,方才将单个个体和一个相应的‘我们’连接到一起。”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李宁”又选择在敦煌雅丹魔鬼城举办了“三十而立丝...
2021.12.30 08:47:00
-
内部认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族群认同”,“这种认同是社会成员基于对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祖先以及共享的历史与文化的肯定性认知和情感依赖而形成的。”安德森称之为“想象的共同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同在一片土地上生活,民族团结对国家安全稳定尤为重要,春联在无形表...
2022.03.17 09:10:00
-
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璀璨如金指环一般的光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
此次日环食的环食带西起非洲中部,向东穿过阿拉伯半岛、巴基斯坦南部、印度北部进入我国,依次穿过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
2020.06.22 08:51:00
-
导致脱域机制中专家系统的权威性受到影响。由于以上因素,信任机制出现裂痕,进而演变成所谓的“信任困境”。
基于地缘接近性和熟人社交而形成的天然信任感要素被破坏,导致信任困境形成。在访谈中,居民组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都谈到,有怀疑团长会“吃回扣”,而且有时会对物资的品质产...
2022.06.09 12:57:00
-
告内容在形式上融入不同场景。随着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容量、低延迟通信技术的普及,物联网快速发展。物联网是一种“传感器与互联网结合而形成的网络”,凭借它可以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泛连接”,最终产生物理场景与虚拟场景的全场景交互融合。罗伯特·斯考伯与谢尔·伊斯雷尔在《...
2022.06.16 09:32:00
-
杂场景之间的变化样态,为观察处于媒介技术和流动性变革下的群体关系和联结方式提供深度的个案剖析和新的理论视角。
背包客这种通过流动而形成的“结伴”,似乎正在创造出一种新的社群联结方式,而这种联结在实体与网络空间的多重流动与转换之中建立,并由此产生新的社会关系。研究者...
2024.02.27 0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