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开展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中,科研人员发现宜兴市44%的农用地土壤属于富硒土壤,并圈出23处富硒开发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茶园、果园等富硒土地面积达7100多公顷。
自此,太华镇用富硒这块“金字招牌”,敲开了“致富之门”。在太华镇的茂花村,全省...
2022.11.28 14:47:00
-
记写了好几本。他说,这都是村薄民穷的根本所在。
找到了“穷根”,杨洪志理清了思路,描绘出蓝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村里3000亩耕地开发为优质种植基地。带上皮尺、拿着纸笔、背上铁铣,杨洪志带领村组干部深入沟、渠、路、涵,详细调研查看。
一个半月后,杨洪志得出了有效数...
2020.09.11 09:05:00
-
入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
支持耕地保护补偿工作
分配下达2022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2亿元,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发支出等,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持续鼓励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支持全市占补平衡、增减挂钩、“三优三保”等...
2023.04.13 10:34:00
-
地。
此外,苏州正在开展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以专项规划引领构建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体系,合理有序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在全省率先开发“i苏耕”耕地保护身份证系统,拟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公众可通过耕地政策随时学、耕地信息随时查、耕地面积随时测、新增耕地随时拍等功能,...
2024.06.25 10:16:00
-
措施工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及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贯通协调,加强干部监督,严肃追责问责。
七、树立大食物观,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
(二十三)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投资,推进农业生产技术改造和设施建设。牢固树立...
2024.10.25 17:00:00
-
益补偿机制,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加强撂荒地治理,摸清底数,分类推进,因地制宜把撂荒地种好用好。要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投资,探索有效发展模式,突破我国传统耕地稀缺的自然条件限制。对违规占用耕地进行整改复耕要实...
2023.07.20 20:27:00
-
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加强撂荒地治理,摸清底数,分类推进撂荒地利用。五是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投资,探索有效发展模式,把“藏粮于地”同“藏粮于技”结合起来,利用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进行农...
2023.12.01 14:03:00
-
务等措施为企业“会诊把脉”,促成200余家企业完成环保共建,实现环保共治、共享,形成管理、监督和风险防控合力。
二是针对耕地保护开发公益损害防控平台
与城管、住建、水利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对接,定期更新辖区高分辨国土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引导公益诉讼志愿者...
2022.12.30 14:53:00
-
件近年来全国法院审结的涉耕地保护的典型行政案例,进一步加强各级行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耕地保护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行为,南通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南通二审审结的如皋某纺织品公司诉如皋市自然资源局行政处罚案入选,成为全国法院依法治理“非农化”...
2020.12.18 1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