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是以“珍惜生命、科普传播、关爱健康”为宗旨,以生物塑化技术为核心,集真实海洋生物、陆地脊椎动物、人体塑化展品收藏、科研、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场馆,展馆面积7500平方米,收藏展品2000余件。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发挥科普基地联...
2022.07.25 09:00:00
-
自主开发了一套针对生命演化分析的算法。自主开发了基于并行计算的约束最优化方法-CONOP.SAGA,最终获得了全新的寒武纪-早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复合多样性曲线,将生物多样性的分辨率从1000多万年精细到2.6万年,较国际同类研究的精度提高了400倍左右,新建立的多样性变化曲线更加...
2021.01.20 13:17:00
-
“优良”比例提升10.5个百分点,“中”等级下降6.2个百分点,“一般”及“差”等级下降4.5个百分点。
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国际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普遍采用的指示生物。具有重要的水生态功能,是水生生物多样性重要的构成成分。“十二五”调查发现江苏太湖流域有...
2021.02.01 07:14:00
-
样性本底调查,组织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等完成了全省39个试点区域的调查工作,共记录省内物种数4588种,包括野生维管束植物1425种,陆生脊椎动物382种,昆虫1401种,淡水水生生物1380种。其中,记录到的珍稀濒危物种有165种。
今天(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江苏生物多样性...
2021.05.22 14:11:00
-
虎凤蝶、震旦鸦雀等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南京拟用两年时间开展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调查类型包括陆生维管束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淡水水生生物、大型真菌5种类型。目前调查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正式启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处长徐天骄介绍,...
2021.10.09 06:59:00
-
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由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人们揭开了这些奥秘。
这些成果涉及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早期生命、地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蔡华伟介绍说,从2019年的十项成果来看,中国古生物学...
2020.04.15 07:00:00
-
为评委,对每一件作品从艺术性、科学性、创意性进行综合评审。最终,评委选出获奖作品52件,其中,《史前巨兽-一块化石的新发现》、《古脊椎动物(蜥脚亚目恐龙)骨骼化石》等两件作品获得特等奖,《探秘化石之旅》、《千年串珠的前世今生》、《我对恐龙化石的热爱》、《参观博物馆》、《...
2023.11.28 21:43:00
-
年,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要努力生活,全力以赴,坚持梦想、不断前行。
戎嘉余是享誉世界的地质古生物专家,他一直从事四亿年前后海洋无脊椎动物腕足类的系统分类、群落生态和生物地理及相关地层学与古地理学研究。“我研究的腕足动物距今数亿年,从对古生物学的研究中,感悟到生命的...
2023.05.29 10:31:00
-
过生态修复、功能再造、景观提升,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各类生物资源达到1704种。其中,维管植物584种,昆虫404种,水生生物436种,陆生脊椎动物280种,含两栖爬行类37种、鸟类224种、兽类19种。
昔日普通的江中小岛,如今变身为生态宝库。
(“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联合报道组...
2024.05.31 09:14:00
-
八次考古发掘同步启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系列丛书《虎丘黑松林发掘报告》首发。
为推进多部门联合、多学科合作,苏州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签订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
2022.11.30 1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