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条,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京城内的百姓就用荷叶包饭裹鸭去劳军。”沈志忠认为,六朝时期的这个“荷叶裹鸭”已经极具南京特色,鸭肴制作技艺初步形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随着唐宋烹饪技法的大变革,鸭肴制作技艺迎来大发展,到明朝走向了顶峰。《儒林外史》中罗列的南京菜肴达20余种,而写得最多的还是鸭子。...
    2022.09.14 17:37:00
  2. 为远火烤。不过古人也很少这样细分,将烧烤美食统称为“燔炙”,字义相当于现在的“烧烤”。 中华文明涵养下的汉代人,遵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则,将畜肉切割为方寸大小,贯而炙之,称为“脍炙”,这样的方法更易于烤熟食品。这种烤法,区别与草原牧民的“貊(mò)炙”,即将...
    2023.04.12 11:20:00
  3.   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吃这方面,他老人家可是十分讲究,比如鱼肉腐烂他不吃,卖相不美观他也不吃。古代人技术条件有限,让平常百姓家都跟孔子一样讲究就有些强人所难。然而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借助丰富多样的食品添加剂,不仅能让老百姓的日常饮食轻而易举讲究起来,还...
    2018.11.04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