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运河畔的璀璨明珠,春秋邗沟穿流而过,隋唐水道纵横。北宋时,经济文化鼎盛,水陆交通繁华,汇聚文人商贾,物流文化交汇。穿城运河,舟楫往来,绘就一幅生动的宝应清明上河图。上世纪九十年代,宝应境内发现了两处北宋时期的墓葬群,出土了一批耀州窑、临汝窑、定窑、越窑、景...
2024.11.21 09:50:00
-
街区。
苏州金鸡湖上,一座堤坝横亘湖岸东西两侧,名曰“李公堤”,系光绪年间元和县令李超琼为平波防涝、以工赈灾所建。湖心长堤曾护以舟楫、守以渔沪,于民众以便利,也促成了苏州商脉的延绵不绝,余泽至今。百年后,李公堤旅游休闲街区如丝带系在金鸡湖上,湖光潋滟间,再现苏州...
2023.03.16 09:57:00
-
科技互动技术,随着蜿蜒流淌的中国大运河,一镜穿越沿岸8省市的17座城市。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运河之美,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运河上的舟楫综合应用全域投影实时渲染、现实增强技术(AR)360度环幕IMAX投影、5G直播技术等高难度复合型展示手段,以时间线为基本脉络,以实体体验结合...
2023.08.11 17:45:00
-
要,得益于长江的孕育滋养,江阴不仅具备通达的环境,也成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依托。
作为太湖流域重要城市的无锡,自古水网密布、一日不离舟楫,“无边风月橹声中”,其崛起发展不仅得益于通达的水环境,更离不开“水文化”的内在支撑。“水文化”开放包容、灵动智慧、敏求善纳、敢为...
2023.08.16 15:14:00
-
通其他兄弟县市相比,海安发展的交通要素可谓“天赋平平”,曾一度被外界称为南通的“小六子”。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江海港口、舟楫之便,海安的出路在哪?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新长铁路开通,以及铁路机务段的设立,让敏锐的海安人嗅到了其中的机会。跳出县域思维,...
2024.04.01 16:10:00
-
为整改前的东水关,乱草与杂树丛生,拱券面临破裂风险。
如皋古城的别致之处,是拥有内、外两条城河。在倚重水路交通的古代,东水关舟楫往来,进进出出,沿岸的商号、食肆林立,那光景热闹得很。而今如皋的古城墙早就没了,只剩残存的东水关孤零零地站在内城河口。
“如...
2020.12.23 17:34:00
-
白米荡水面大,以前没有大桥沟通,只能靠渡船出行,渡船和渡口,是当地百姓最熟悉亲切的地方。”当地人邹雪亮称,老渡口、老码头是当地人舟楫往来的岁月见证,后来随着舟船代步功能的逐渐弱化直至消失,圩厍村村民渐渐忘了渡口的存在。
“今年我们开展白米荡——范家塘片区整治,...
2021.11.22 13:45:00
-
往来奔波的人流,为奔牛古镇带来了人口的扩张、经济的繁荣。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孟河的先后拓浚和设闸,水运贯通集镇,东西南北,舟楫往来,馆舍林立,茶坊、油坊、碾坊、糖坊、竹木坊、铁铺、窑业等应时而生,商贸交换颇为兴盛,一时成为名噪江南水乡的商埠。
生态要道,历...
2021.06.30 14:28:00
-
馆里有很多深受小朋友喜爱的项目——孩子们在“运河湿地寻趣”,可以感知运河两千年来的自然风貌、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等。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借助“沙飞船实体与多媒体虚拟”这一沉浸式体验项目,可以一日看尽运河繁华。这个暑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还联合苏州博物馆推出了...
2022.07.18 07:06:00
-
一号船闸停航大修,工期50天。一号船闸大修期间,二号船闸正常24小时单闸运行。
5月9日,记者来到解台二号船闸,站在园林式的闸区远眺,舟楫来来往往,河畅、岸绿、闸美……一艘艘货船正依次有序从这里通过。
“大修期间,我们充分依托船讯网AIS定位,每日研判上下游航道状况、待闸...
2024.05.11 1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