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李明杰来说,每天到自家楼下的净湖社区农家书屋转转,边品茶边读书已成为习惯。古色古香的图书阅览厅、电子阅览室和活动房,环境优美的萧萧竹林、潺潺流水,这座拥有万余册藏书、酷似休闲吧的书屋,成为附近居民的“公共客厅”。
近年来,江苏各地采用多方共建方式,注重引进社会...
2019.12.12 07:15:00
-
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几位新华报业记者坐在“高粱地”,诗意地朗读莫言在瑞典文学院演讲时那段关于孤独童年的著名回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读《我们的荆轲》,著名演员祖峰两眼晶莹。莫言将荆轲的壮举置于现代视野下进行另类解读,畅快淋漓地解剖其...
2019.12.26 07:22:00
-
的山上就盛产一种亚热带植物——棕树,而棕树叶就是编织蒲扇的主要原材料。
当地的苗家也一直都有竹编、蒲编的传统,在沈从文《边城》《萧萧》等名篇中就多次出现过关于“蒲扇、背篓”描述,很多村民直到现在还是习惯于背着一个背篓去镇上赶集。但在黄明芳返乡之前,蒲扇的编织手艺...
2022.08.05 14:03:00
-
的一招一式回荡于长空,与壮阔的山川同台,在肃穆的庙宇中操演;让青、黄、赤、白、黑等水墨点染的色彩具有了生命,伴随着裙裾飘飘、剑气萧萧,展现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洒脱意境。
第二个层面的虚拟景观则创造了“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比如在《王者荣耀》《原神》《逆水寒》等...
2023.08.23 14:22:00
-
一日四时,晨午暮夜;一年四时,春夏秋冬。长江四时,风景各异,春有江花似火,夏见波涛汹涌,秋赏落木萧萧,冬观银装素裹。
走进“长江百景”数字云展,跟着诗歌去旅行,共赏AI描绘的长江四时美景。
视觉:AI
策划/制作: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李笑林...
2024.10.23 08:44:00
-
一日四时,晨午暮夜;一年四时,春夏秋冬。长江四时,风景各异,春有江花似火,夏见波涛汹涌,秋赏落木萧萧,冬观银装素裹。
走进“长江百景”数字云展,跟着诗歌去旅行,共赏AI描绘的长江四时美景。
(“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联合报道组记者 李笑林 视觉:...
2024.10.23 08:44:00
-
工作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群众满意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代大文豪郑板桥笔下“总关情”的竹林却成了兴化这两家邻居矛盾的源头。经过法官前后入村走访十余次,电话联系80多...
2021.05.08 16:12:00
-
实践基地被评为第六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020年11月14日,翟晓鸣在工作岗位上积劳成疾,不幸殉职,享年45岁。
寒风瑟瑟,落叶萧萧。
“选聘懂法、心细、脾气好的人,让群众办事舒心!”11月10日下午,躺在病床上的翟晓鸣在电话里,虚弱念叨。
电话这头,滨湖区司...
2021.02.07 14:53:00
-
群众2.1万余户,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5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的各类法律问题3200余条。
乡贤队伍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每周,年近七旬的乡贤柯传华如约来到浦口区贤爱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清代郑板桥...
2020.10.26 09:54:00
-
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
2020.02.12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