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5日到14日之间,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庞大观测计划,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洞的视界面。这个虚拟的望远镜网络被称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HorizonTelescope,EHT),其有效口径尺寸达到...
2019.04.10 09:03:00
-
但未曾改变艺术规律的表征。“百年电影美学,其根本是以‘白日梦’的方式缝合潜意识中的日常愿望,让观众进入‘第二现实’,感受新奇而别样的人生。”周安华表示,“新技术和当下影视的融合,最终是要在虚拟世界涵养普遍的人类精神,合力锻造出一个时代的气质。”
记者 吴雨阳...
2019.11.21 07:34:00
-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交距离”的限制加速了线上虚拟人和线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类与虚拟人、机器人共生其中的虚实融合的未来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这看似科幻的背后,有着以计算机图形学为核心,联合其他相关学科所形成的交叉学科体系的技术支撑。
9月5日—6日,第九届江苏省计算...
2020.09.09 06:32:00
-
可以品画、读诗,可以看电影、听广播、看电视,可以玩游戏……这一切都可以在虚拟空间通过虚拟审美活动来完成。
毋庸讳言,网络新媒体虚拟审美活动扩大了人类的审美活动范围,开辟了新的审美空间,突破了传统审美活动在时空等方面的限制,帮助人们实现了全方位的互动,带来了超越...
2020.10.28 16:31:00
-
当对学科的前景充满信心,充满憧憬。
有学者预言,智媒时代的传媒理论体系建构,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必须直面的重大理论问题,且由于社会的虚拟性、甚至人类的符号化生存环境主要源于媒介化推动,认识世界各领域,必先认识传媒。未来建构的科学传媒理论,将有可能是其他社会学科理论...
2021.01.06 14:23:00
-
学意义上的概念不再适用于元宇宙。M世代写作者基于自我感官和心灵的个人主义,与现代性中的个人解放,也已经不是同一话语。技术不断挑战人类的伦理底线,当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在感知层面被消除,也就意味着现实世界观的根本颠覆。文学不是创世的原动力,对于元宇宙世界观...
2022.07.05 08:15:00
-
香、味、触的感觉,为人类营造一种虚幻的存在。这样多种感官的调动对我们的活动影响很大,更容易与虚拟场景中的人物产生共情。
元宇宙虚拟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和交流的本质,从过去碎片式、独立的媒介框架到现在连续性的、网络化的社会塑造。无论是虚拟人、半机器人还是非生...
2022.07.07 10:22:00
-
身体验感,从而延长用户在虚拟空间的驻留时间并参与生产,数字劳工角色抑或更甚。同时在元宇宙时代下,当人类的媒介实践场域迁徙至高维的虚拟空间时,人类在现实物理空间的生存时空则遭受相应挤压,人类对于元宇宙虚拟时空的生存法则(包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
2022.07.28 10:22:00
-
复归,最终构建“高流动性”的社会交往生态。
元宇宙既是当前媒介化社会向“深度媒介化”阶段发展的产物,其终极形态将是实现物理世界、虚拟世界和人类社会的高度融合,进而重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因而必然重构着人类社会的交往生态,产生全新的社会交往主体...
2022.08.02 11:39:00
-
上与线下多平台共通的新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系统将逐渐形成。元宇宙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维度,为用户提供了集虚拟世界、增强现实为一体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人类成为穿梭于现实与数字虚拟世界的两栖物种。
2.新动力:互联网平台寻求资本增值
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放缓,平台企业迫切希望...
2022.08.04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