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勤按揉头颈部的相关穴位,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另外,早晚穿衣要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预报显示,今天全市阴转多云,最低气温24℃到25℃,最高气温32℃—33℃;明天多云,最低气温25℃—26℃,最高气...
2017.08.21 09:58:00
-
人都有凌晨出门晨练的习惯,但在季节交替时分,太早出门锻炼并不可取。这是因为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突然进入寒冷的室外,很容易诱发血管收缩,形成血栓。因此晨练最好能安排在早上10点以后进行。下午三四点的时候进行锻炼也是可以的,此时空气中含氧量比较足,更有益健康。另外,...
2017.10.30 09:03:00
-
认为,烧伤后用冷水冲会起水泡。其实,起不起水泡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只与烧伤原因和深度有关。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可减少水泡形成。
疑点三:烫伤后要多喝开水,实在疼了可服用止痛药?
解读:有些人认为,烧烫伤后患者口干舌燥...
2017.11.06 18:35:00
-
多,且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加快,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会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而年轻人猝死的80%以上的原因都是心源性的。
再加...
2017.11.08 17:13:00
-
经抵上平时一个月的量了。照这一趋势下去,一个月下来,收治的患者预计为平时的三倍左右。
专家提醒,进入秋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中风发病率进入了高发季,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按时服药,千万不能大意。
1、...
2017.11.13 07:18:00
-
大风天气,急性心梗发病率会显著提高。王屹解释,秋冬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一方面,变化多端的气候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这时候高血压患者往往会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左右,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
2017.11.28 07:25:00
-
健体
蒋逸秋医生说,“亚洲蹲”其实是最简单实用的锻炼方法!
首先,下蹲运动可以强健血管。人蹲下去,身体变成三折叠,被挤压的血管收缩,气血冲向全身未被挤压的血管,迫使它们扩张、鼓起来;人一站起来,全身气血又冲向原来被挤压的血管,为它们灌满血液。在这样的一蹲一起...
2017.12.11 08:34:00
-
学会下面这几招
防止冻疮复发,关键在预防,学会以下几招,跟冻疮说拜拜:
1、要保持局部温暖,衣服、鞋袜要穿暖和。保暖后全身血管收缩功能好,可以抵御寒冷从而预防冻疮的发生;
2、要避免潮湿,因为潮湿的环境容易增加局部寒冷诱发冻疮的发生,保持局部干燥可预防冻疮的...
2017.12.17 06:51:00
-
事实上,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言,医院层面的救治只是一方面,而日常的防治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李永安说,在寒冷环境里,人体外围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上升,血压越高,罹患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也就越高。他提醒,对于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三高人群,要定期测血压...
2017.12.22 09:10:00
-
血管病的致残致死率。临床上约1/3的脑梗患者,年纪都只有50岁左右,这比以往年轻了不少。
“脑卒中与天气变化是相关的,最近天气冷,血管痉挛收缩,中风的发病率就会升高。”刘新峰教授介绍,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目前有140张病床,全都住满,其中80%的患者都是脑血管病,...
2018.01.11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