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任务是与大连理工大学的7.3m X频段地面测控站进行配合,实现任务上行和数据下行的测控操作,主要开展低成本亚米级高分辨率的海洋、地面观测以及新技术验证。
作为大连1号—连理卫星的总指挥,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于晓洲深知这颗卫星对自己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重要性。在...
2023.09.08 13:12:00
-
海洋、气象、高分等遥感卫星系列。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南航飞机系高空设备专业的童旭东总师为在场师生重点介绍了中国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建设目标、应用等情况。“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童旭东和在场师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
2021.04.25 06:44:00
-
他省份开展推广应用。这种全新的观测模式已被纳入中国地震局相关规划。
“为提高海洋地震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我们还将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海洋综合观测数据分析平台,从繁杂的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识别各种变化,提取来自海洋深处的有用信息。”宫杰介绍,为解决海洋地震监测技...
2024.10.16 07:13:00
-
准精益焊接上的缺陷和隐患”。
“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中,结构光照明显微(SIM)技术是唯一能对活细胞进行长时观测的荧光超分辨技术,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但国内高端光学精密仪器长期受垄断,快速长时程活细胞超分辨成像依旧存在巨大挑战。在此背...
2023.07.14 18:52:00
-
和深远海信息传输、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融合与应用三大战略方向。突破空分复用、海洋光纤、海底中继器、海底接驳盒、智能传感、移动/固定观测平台、电能供给技术、观测设备接口模块技术、海洋工程与设备等技术,搭建“三中心一平台”,完善行业标准,实现自主核心科技成果的转化,打...
2023.04.13 17:27:00
-
星应用研究院今年3月在南京召开气象小卫星星座技术论证会,与中科院卫星创新研究院专家共同论证发射低轨道气象小卫星星座、组网提供气象观测服务的技术可行性,并讨论与此相关的卫星设计、云平台、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
由南京大学、建邺区政府、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
2019.05.14 07:17:00
-
网,把遥感卫星获取的数据,在天上实时传到通讯卫星,走6G通讯网络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五分钟就能完成所有步骤。”
目前我国的遥感卫星观测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前列水平。“高分一号”遥感卫星能实现单次成像覆盖64000平方公里的国土,相当于4个北京市的面积,并且点分辨率优于16米,名副...
2020.08.14 23:14:00
-
系。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大数据运行监控可视化体系,高度融合区公安、自规等职能部门现有数据资源,通过运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高空对地观测等技术设备,全面掌控防疫工作态势,对全区各集中隔离点、核酸采样点、重点道路、小区卡口等进行监测,同时,安排专人值班值守,实施动态...
2021.09.16 10:29:00
-
息技术分析、整合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数据,建设全省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依法依规、安全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立法注重推广生物多样性观测新技术新方法,要求推动形成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客观、准确、全面获取全省生物多样性状况和变化趋势;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需求整合...
2025.03.28 0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