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9条,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家的文学世界和精神世界。”   这正是朗读会总导演、南艺影视学院副院长董蓓渴望取得的效果。她一直在考虑,如何把她对莫言作品的理解视觉化、立体化为舞台语言,“如果要用色彩来传递莫言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那么应该是大面积的富有冲击力的色块,比如红色和绿色。道具‘高粱...
    2019.12.26 07:22:00
  2. 者主体的体现。但是电子媒介却不培养这种理性思维,反而更注重表达娱乐的声音。大众对电子媒介的接受度越高,关于电子媒介信息的图像化、视觉化传播就越习以为常。这种习惯的背后,主体的世界感知却在发生改变,日渐感官化、欲望化、物质化,“公众沉醉于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娱乐消遣...
    2020.10.16 11:12:00
  3. 成为当今互联网文化传播的一项主要特征。从美食到旅游,从穿搭到购物,从健身到游戏,无一不成为视觉符号呈现的内容。短视频正是日常生活视觉化的文化表征。网络用户穿行于由视觉符号拼接而成的“现实世界”中,在视觉符号的解读中认识他人与社会,并寻找对于自身的定位。 短视频的兴...
    2020.12.09 10:24:00
  4. 完备,社会生活展现为媒介景观的庞大堆积。现实存在的一切都被转化为不同的表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表象越来越被注重,随着受众对视觉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视觉元素的极尽渲染成为了吸引受众目光的重要法宝。以技术创新为原始驱动力,更好地服务受众需求,将是短视频发展的基...
    2021.01.25 10:58:00
  5. 现实存在的具体物质,这类物质往往承载着精神层面的重要内涵。在大运河文化纪录片中,除了运河形态所示的空间外,相关历史人文建筑也成为视觉化的空间符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与日本NHK电视台分别拍摄的同名纪录片《京杭大运河》,在苏州段以拙政园、山塘街、苏绣工坊、盘门水陆城门等...
    2021.02.03 12:03:00
  6. “转换传播渠道、转变表达方式、转变生产机制”的媒体融合思想推进下,符合二次元的短视频传播就成为媒体融合改革的突破口。 短视频以其视觉化的强参与性、社交传播的强互动性、“短视频+”的连接延展性重构视频生态的演化图景,加快传统媒体智能化进程,实现传统媒体个性化定制、精...
    2021.03.24 08:41:00
  7. 编者按:视频直播这一新闻报道样态,在基于视觉化主导的传播新生态下被媒介机构广泛应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栾轶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张雅琦,在《传媒观察》2020年第3期发文,总结了视频直播在灾难报道中的作用,并具体分析了这次新冠...
    2021.03.01 15:10:00
  8. 报道的议题也不够深入,深度报道很少,消息型的报道比较多。存在着传播主体的丰富性不足,传播内容的多元性不足,分众化、精准化不足,视觉化传播不足,新传播技术的使用不足等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之间存在偏差。国外受众对于中国、江苏省...
    2021.04.07 08:43:00
  9. 的题款的作用:图像本体的所指意义模糊不明。语言文字作为实指符号的强势地位开始上升,文字对图片进行了延伸、补充、再阐释,并且开始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随着表情包的发展,图和文也开始分化,甚至出现了一种纯文字形式的表情包:文字变得形象化和符号化,甚至有些文字与图像并没...
    2021.08.03 09:18:00
  10. 作者指出,应当探寻年长用户在生理、心理、经验、文化、环境等方面移动应用的操作体验,以“认知生活化、操控自由化、体验游戏化、收益视觉化”作为老年金融类移动应用的设计原则。当下老年群体中流行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平台,其界面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要求。近...
    2021.09.02 0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