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比例原则、透明原则和责任自负原则四大原则,清晰界定失信惩戒的行为边界,严控信用泛化、滥用倾向,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对轻微偶发的失信行为,《条例》特设“失信惩戒豁免制度”,不仅体现了信用立法的谦抑性原则,也有助于优化南京营商环境。
本报通讯员 吴德 本报记者 许琴...
2019.12.30 07:07:00
-
清单,规定初次发生且情节轻微的,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后果和较大风险的实行行为免予实施惩戒。“这一规定为全国首次,不仅体现了信用立法的谦抑性原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志与体现。”姚正陆说。
“穿透认定制度”首进信用立法,“失信组织”难逃惩戒
《条例》创新性地提出穿透认定...
2020.06.30 07:41:00
-
散效应。陈某仅向两名特定对象发送淫秽视频,既未借助公开传播的渠道,也未形成信息扩散的结果,显然不满足“传播”的核心属性。
从刑法谦抑性原则看,本案无需动用刑事处罚手段。刑法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在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且无法通过其他法律手段有效规制时,...
2025.09.18 10:51:00
-
时,且在被定位车辆不移动时不产生信息的条数情况下,仍记录274条,若因此认定李某某构成犯罪,明显进一步降低了入罪标准,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按照一定时间段内连续经过的行程轨迹点串成的一条具体行驶路线认定,即按照“线”确定条数是较为合理客观的认定标准。一是从文义解...
2025.09.25 10: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