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祸》等分别发表在《雨花》《钟山》《湖南文学》上。
此次被《小说选刊》转载的《鱼祸》,专家给出的推荐理由是:这是一篇通过隐喻、象征完成意义传达的小说,隐喻、象征让故事获得了意义的增值。小说故事情节散淡、简单,但围绕“鱼”所展开的描摹,建构了一个意象群。
...
2018.06.06 13:46:00
-
不管他们来自哪里,无论他们曾经做着何种职业有着何种家庭背景,在这一刻他们的身份都被迫统一变成“难民”的角色,他们往往承担着一个象征或是一个隐喻的作用。非法入境的难民总被建立成一种有损他人利益的形象,也许因为,一方面,非法移民携带着生活在边界上所固有的一切痛苦...
2020.11.25 11:13:00
-
残酷和罢战的艰难,堪称反战影片的先声。《党同伐异》借鉴“四重奏”的演绎方式,连缀基督受难、圣巴多罗缪屠杀、巴比伦陷落等情节,应用象征、隐喻、寓言、格式塔、蒙太奇等手段,控诉攻伐与争斗,说明党同妒异是人类的通病,也是战争和苦难的重要根源。
获得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2021.03.31 08:28:00
-
其中视觉机器就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功能要素。”在这里,“视觉机器”指的并不是摄像头等具体的机器设备,而是围绕着机器设备所建制而成的象征性、隐喻性的观看结构,正是它带来了“新的观看情境、新的力量争执、新的关系纠缠,以及由此而来的观看效果的意义增殖”。因此,猫咪视角...
2022.11.24 09:37:00
-
都说明,在什么范畴上给概念下定义,就决定了我们在什么框架下谈论问题。这个框架可能是相当常识性的,也可能是高度结构性的,也有可能是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当然,更常见的是,这个框架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学科起点。
二、对以往新闻定义常识性框架的反思
不幸的是,新闻学的研究...
2023.05.30 11:54:00
-
媒介的社交媒体上,词汇交流及其传达变得越来越奢侈,也不愿浪费丰富的词汇在巨大的超空间中呈现文学的表达力量,而专注于图像符号的意义象征、隐喻与假借的修辞性叙事。譬如在“一图抵千言”的微信叙事中,虚拟叙事的图文表达成为日常叙事的常见形式。在诸多的交易平台上,点图加...
2023.05.04 15:04:00
-
可以发现,N级编码中除了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信使”职能的延续,还有对西方“BLUEBIRD”形象的接纳和替换。在西方,“BLUEBIRD”是一种隐喻,象征着“幸福”和“满足”。它源自于法国剧作家毕卡索的戏剧作品《蓝鸟》(The Blue Bird)。在英语文化中,“the blue bird of happine...
2024.01.18 09:07:00
-
表达是一种诗性或诗意的书写,而不是简单的哲理或思想的裸露。一方面,它是作者心灵体验和灵魂的呈现;另一方面,从散文的技术角度来看,象征、隐喻、排比、暗示、双关等修辞手段的应用极其娴熟和广泛,可谓比比皆是。“沉香”的书名本身,即是一个笼罩全书的整体性的象征和隐喻。...
2017.05.29 10:46:00
-
款式,而是和人物的气质、 秉性、性情融合在一起,甚至和他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更高一层是和全书的主旨、精神都合在一起。他的衣服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这和曹雪芹江宁织造府的生活环境相关的。
董梅老师侃侃而谈,从《红楼梦》成书的社会条件,到作者的生活环境,从“软烟罗”...
2020.10.29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