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村的老梅书记走了,生命定格在68岁。
梅鹤康,退伍40年,凭借军人的坚毅和勇敢,一手创办年销售超百亿元的江南集团,将五一村这片贫瘠的土地,打造成“三个文明”齐头并进的“江南一枝花”。今年,梅鹤康先后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江苏最美人物”荣誉称号。
坚持“...
2019.08.27 07:15:00
-
此地送去菜种。饮水思源,才纳因此而得名。虽有“菜源”,旧西藏藏族群众却长期吃不上菜。
曲水县才纳乡工作人员卓嘎说,旧西藏土地贫瘠,地里基本长不出蔬菜,即便长出蔬菜也得供领主老爷食用。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后,群众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种出属于自己的蔬菜...
2019.11.04 06:55:00
-
下旬,“贵州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主题采访活动”江苏媒体团走进铜仁,穿行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追寻苏州帮扶干部的足迹,亲身感受这片原本贫瘠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神奇变化。
极贫乡彻底“斩穷根”,贫困群众笑开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茶香。思南县鹦鹉溪镇翟家坝村白...
2019.11.05 06:52:00
-
这位32岁的小伙子不久前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三铺村位于东海县西部岗岭,由三铺、梁圩、北涧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这里土地贫瘠,村民沿袭传统种粮模式,2016年人均收入不足9000元,是省定经济薄弱村。2017年6月起,郝大宝任该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鲜切...
2019.11.26 07:31:00
-
三月,愿春风不寒,人间安暖。三月,愿所有美好,不负归期。
我们就应该像树木一样去活着,因为树木无论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不管是贫瘠还是沃土,不管是阴暗还是阳光充足,它们都会迎着太阳的方向,向上生长。愿我们每个感控护士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守护好...
2020.03.04 06:57:00
-
9岁的查方明试种300亩,第一年成活率就达95%。
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白河,是“三苦”精神的发源地。查方明告诉记者,“白河县是山区,土地比较贫瘠,以前我们种过玉米、小麦、土豆,都没赚到什么钱。好的时候,一亩地一年也就挣个1000元左右。后来,溧阳派了技术员来我们县里考察,说我们这里...
2020.03.24 06:49:00
-
溉土地,还能加工处理后做成有机肥。沼气站每月能赚3万元,以前的废弃污染物现在都成了宝。”
集中居住前,位于黄河故道南岸的高党村土地贫瘠、村庄管理散乱。“村子里都是土路,什么配套都没有,垃圾随处可见,车子走半路都能抛锚,下雪时我们得专挑有雪的地方走,否则全是坑洼积...
2020.09.22 14:10:00
-
秋风拂过,昔日的盐碱地里飘出了丰收的讯息。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首民谚,道尽了盐碱地的荒芜与贫瘠。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盐碱荒草地和干旱区盐漠土地约有9913万公顷,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如能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
2023.10.19 14:26:00
-
上,大型塔吊挥舞巨臂,机械设备隆隆作响,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以农业闻名的涟水,刮起“新能源之风”,蝶变的背后是什么?
涟水本是贫瘠的盐碱地,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因兴修水利而成为农业大县,并在上世纪90年代打造出闻名全国的“今世缘”品牌,白酒经济几乎支撑了全县经济...
2024.06.07 14:29:00
-
幸福。
走最崎岖的山路,到最贫困的地方。
还记得,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看真贫的场景。也是山大沟深,也是满目贫瘠。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只有看到中国贫困的真实状况,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访贫...
2018.02.15 0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