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的环境,任何一个文本转化都有了再媒介化的可能。它的形成就是建立在文本的互文性和跨媒介性的基础之上的,跨界的过程就是一个文本转译的过程。《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媒介样态经历了从电影到电视剧到综艺节目再到舞剧的过程,同样文本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被重新表现重新...
2021.04.23 08:38:00
-
也无法参与意义的加工。在提供数据和享受福利之间,通过“知情-同意”的方式,个体被排除出系统的核心地带。然而,这样的“知情”是经过转译且以被告知形式实现的“知情”,而“同意”是不完全理解下的代理许可,这就意味着行为人对权利的行使及自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风险。所以,智...
2022.03.10 09:06:00
-
场规律的前提下,将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英雄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就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英雄如何自然转译意识形态话语是主流电视剧创作者需要考量的最基本问题。传统主流电视剧往往主题先行,将意识形态表达置于角色的个人思想之前。《觉醒年代》...
2022.03.31 08:59:00
-
与此同时,信息发布渠道的多元化又使得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行政通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民众直接传递消息,无须通过大众媒体的转译,这就进一步弱化了媒体在应急事故报道中的作用。总之,一方面重特大事故应急管理权被收归中央,减少了层层分制带来的系统损耗;另一方面...
2022.05.26 10:53:00
-
文,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切入,通过梳理青少年网络传播的多元协同逻辑,指出主流媒体平台具有成为青少年网络传播关键行动者的责任与能力。“转译”的过程主要通过主流媒体平台影响力、权威传播渠道、受众信任度、技术先进性和政策激励协同完成,最终招募并动员其他人类行动者与非人行...
2022.06.21 10:44:00
-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042年的西周时期。如何让洛阳老城焕发新活力?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曹越和马东旭等同学在方遥老师的指导下,基于空间转译理论对洛阳市老城区西南隅地块进行设计,其作品《散入春风满洛城》近日喜获2023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全国...
2023.10.24 08:45:00
-
个社会结构与运转机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昭示着科学范式将再一次迎来跳跃式发展。数字社会的基础是数据和计算,正是计算与数据的不断转译,构成当下数字社会维持高速和稳定运行的基石。对数据与计算的认识也理所当然成为这个时代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准则,计算也逐渐从技术...
2024.01.30 09:25:00
-
融合新闻则具有更为复杂的修辞考量:一是新闻本体维度的事实呈现方式问题,二是文本美学维度的情景修辞方式问题,三是符号编码维度的信息转译方式问题。
一、数字修辞的兴起:当修辞学遇到数字叙事
西方传统修辞学所关注的核心命题是劝服(persuasion),因而修辞学也被称为劝服的...
2024.02.22 11:18:00
-
理解和体验新闻事件。在以Sora为代表的文生视频技术的加持下,“真实”不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陈述,因为由文到视频必然涉及机器的“算法转译”过程,这个过程与传统的新闻业一样无法做到绝对的真实、客观。“融合性真实”意味着以算法、模型或数据训练为驱动的AIGC技术离不开计算...
2024.04.30 10:54:00
-
作为“复杂化的系统”,易带来风险的扩增。其次,技术亦非无辜。作为算法机制的热搜,有其计算逻辑,其按照自身运转方式,将风险的重要性转译为可观测的社会特征,演算未必能够符合现实的热度高低。最后,技术背后是资本裹挟。平台作为商业主体,自然会尽可能使用热搜功能逐利,不...
2024.06.04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