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4条,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介:四牌楼上的“烈孝格天”和“名贤鼎望”两块匾额分别是为清代孝子陈嘉谟和徐熺、徐炟两兄弟而立。陈嘉谟为父伸冤,但状告无门。无计可施,选择一死以白父冤;徐炟为政勤勉,为人称道。徐熺为了照顾父母,辞官尽孝道。两块牌匾都立于四牌楼最上层,以示百善孝为先,万事孝为高。...
    2024.11.20 16:41:00
  2. 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郑板桥的诗句教育激励党员干部。“扬州八怪”代表人物、诗书画大家、著名廉吏郑板桥晚年辞官回乡,终葬于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一直以来,郑板桥的“民本思想”“清廉家风”一直浸润着管阮这片土地,也已经成为兴化人精神世界的重要...
    2024.07.22 18:01:00
  3. 时亲手题写并悬于教学主楼之上的治校规训,也是张謇奉行一生的行事准则。旧式的中国知识分子素喜坐而论道,而张謇却每每“起而行之”。从辞官下海到勇为士商、从创办实业到广兴教育、从建校筑所扶庇孱弱到教书育人增智强志,他一路走来事必躬亲,只有如此方能真正脚踏实地为百姓、...
    2021.01.26 11:00:00
  4. 出版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的清嘉庆二十年(1815)条目中写道:“学者段玉裁死,玉裁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曾在川黔任知县。后辞官居苏州枫桥,专心学问……”   在这两本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中,对段先生的从政经历都略而不详。其实,段先生在川黔任知县的经历是:乾隆三...
    2018.11.20 14:55:00
  5. 翌日进京,陆征高中。扎肝,扎官,乡音里的谐音让它成了取兆的佳肴。   溧阳白芹的故事起源于明朝。军师刘伯温因与朱元璋政见不同,辞官逃难到溧阳。此时已是秋冬,蔬菜极少。他无意间发现一种野生水芹很好吃。但冬天一来,寒霜一打,根枯叶焦无法保存。刘伯温偶尔看到一种名...
    2019.03.08 10:38:00
  6. 共同开启《止园归来》视觉艺术展。   常州文史专家薛焕炳介绍,止园始建于明朝1610年,位于常州青山门外,园主吴亮官至大理寺少卿,后辞官回家造园。止园占地50亩,分东、中、西三大区域,由河分隔、以水取胜。园内有怀归别墅、鸿磬轩、飞英栋、梨云楼等10多处建筑,另有石、峰、...
    2019.09.27 10:07:00
  7. 我妈就是村里人,村民大部分都姓谢,我就是在谢家祠堂长大的。”马英网的言语间充满自豪和骄傲。 马英网介绍,官墩村还是东晋政治家谢安辞官后的隐居地,之后前秦对东晋出兵,谢安复出任宰相,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因此造就了“东山再起”的成语。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数度到官墩村...
    2022.12.22 10:06:00
  8. 吴县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经济特科一等二名以知县补用,入北洋幕府。1916年,张一麐反对袁氏称帝辞官继而归乡,在苏热心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1920年张一麐与张謇等发起并成立苏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李根源等创办《斗报周刊》,宣传...
    2018.01.23 08:57:00
  9. 英是在2003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这个宅子的。她第一次看到的会老堂几乎已经在倒塌的边缘。会老堂是明代宰相王鏊的别院,400多年前,王鏊辞官回乡后,经常在这里与自己的师友相聚。   邢伟英说,王鏊的弟弟写过一首诗,“年年相会山水间”,讲的就是会老堂。   2003年...
    2018.02.21 10:26:00
  10. 江南笙歌,在于寸锦寸金的秀美丝绸,更在于太湖之上新鲜别致的美滋美味。 一千多年前,西晋人张翰用一首《思吴江歌》留下了一段为美食而辞官回乡的历史佳话。此后,“莼鲈之思”从书卷走上了餐桌,成为吴江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如今,在东太湖畔的暖阳里,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春风...
    2020.11.30 0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