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新还聆听过一次胡福明的现场报告,“他的政治敏感、理论功底和社会责任感都让我印象很深,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如果缺少这个,他不会写下那篇文章,也就不会成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了。”
“把对梦想和事业的追求与时代的进步、民族的振兴紧密结合,在这方面,鲁冠球堪称楷模...
2018.12.19 10:39:00
-
丈夫带着鱼竿,她和女儿带上篮子剪刀等,驾车直奔太湖边。丈夫寻得一洼池塘钓鱼,高女士和女儿一起在草地上寻觅野菜,一边讲述《挖荠菜》那篇文章,一家人其乐融融。
“自古有这样的民谚,杭州四季不断笋,苏州四季不断菜。”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说,老苏州...
2017.03.04 08:57:00
-
毒》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不过消化科医生明确指出,西瓜和桃子一起吃会中毒毫无科学依据,纯属无稽之谈。
微信朋友圈里的那篇文章大致内容是:“最近各地区高温持续,大家可能忽略了一致命细节,千万记住桃子不能与西瓜一起吃。两个一起吃,会产生剧毒性,这几天已经有人...
2019.07.30 11:16:00
-
柯传华接到来自北京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文章《会说话的档案》荣获全国“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征文三等奖,他这才想起来3个多月前自己写的那篇文章。
7月16日,柯传华接到朋友的电话,问他是否有兴趣参加征文比赛,朋友所说的征文比赛,是由国家档案局主办,围绕“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2018.10.22 09:09:00
-
绿》。
81年前
扬中高三女生散文成全国范文
为了让更多家人与亲朋分享,张鸿辗转找到最新版的《民国中学生作文》,将母亲的那篇文章一个字一个字录入到电脑里。“这是一篇抒情短文,当时母亲还是一名青春少女,将春夏之交树木上的绿色写得富有层次,细致生动。”每次阅读这...
2017.07.20 09:56:00
-
本报记者连续多日奔赴沿江,连线中科院水生所微塑料研究团队,就此探访调查。
首次调查
长江中下游微塑料现状
“朋友圈的那篇文章,是我对2018年底调查论文的一个解读。”近日,记者联系上正在美国访学的中科院水生所助理研究员熊雄。他表示,对长江微塑料的调查,采样工...
2019.01.16 10:37:00
-
选书选得很有个性,而读法与理解也极有个性。同样的一篇文章,在他们眼里,却有另一番天地,另一番气象,另一番精神。不在乎别人对那篇文章的唠叨,甚至不在乎专家权威对那篇文章的断评,而是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怪想去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
2017.09.08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