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条,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文物专家和法学专家担任听证员。这天,调研组来到现场观摩。          听证员一致认为,以镇国寺塔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总体良好,但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持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检察机关出台的专门意见总...
    2020.11.27 17:15:00
  2. 人,家乡对他来说便是那白月光般的存在。无论是清晨高邮湖的波光粼粼,还是汪曾祺笔下一扎便冒红油的高邮咸鸭蛋,亦或是落日余晖中屹立的镇国寺塔,都是他心目中最深的眷恋。   迷上摄影后,他坚持用相机记录家乡的变化。作品《一叶孤舟》、《从古唱到今》分别在第四届“中国扬州·...
    2022.01.19 10:39:00
  3. 镶嵌在赛道沿线,赛道经过的古邗沟遗址,是春秋吴王夫差开凿运河的最初工程,紧贴湖边的平津堰,是大运河开凿史上的工程杰作。古朴的唐代镇国寺塔是大运河标志性建筑,与“国保”明盂城驿隔河遥相呼应;还有万家塘、杨家坞、御码头,等等,每处都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在这里跑马拉松,...
    2017.11.19 16:22:00
  4. 最完整的驿站。   高邮,因邮而名,因驿而兴,因人,而延续着雅雅风韵。在此次节目中,除了高邮明清大运河故道遗址、盂城驿、文游台、镇国寺塔等出镜,秦观、汪曾祺对家乡高邮的乡愁也呈现其中。此外,高邮民歌的传承,筹建中国集邮家博物馆的点滴,高邮这些年挖掘邮文化的成果,也让...
    2017.11.27 08:51:00
  5. 途有车逻坝、南门大街、镇国寺、平津堰、耿庙石柱、杨家坞、万家塘、御码头、1931年决口纪念碑、马棚湾铁牛、界首大码头等多处明清水工遗迹和文化历史景观。2013年,高邮市委、市政府对镇国寺塔至万家塘范围的城区段约2.8公里的运河故道进行重点整治,重现了“二河三堤”的独特风貌。...
    2019.06.19 10:12:00
  6.   导语   63年前的11月1日,来自扬州各地的12万多民工聚集在高邮,对里运河进行大规模整治,高邮唐代镇国寺塔在此次拓宽中,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昨天,市水利专家徐炳顺告诉记者,“高邮镇国寺的命运,充分显示了扬州人民的大智慧,成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的一...
    2019.10.31 16:47:00
  7. 尽收眼底。同时,大运塔文峰塔直线距离约1.2公里,距天中塔直线距离约4公里,三塔一线,形成“三塔映三湾”的文化景观效果及地理标志。 镇国寺塔 旧年遗存 镇国寺塔、净土寺塔、石塔 如果说,大运塔是最“年轻”的一座塔,那么,始建于唐僖宗时期的高邮市镇国寺塔,就足足陪伴着大运河...
    2020.09.25 09:39:00
  8. 船别马,彻底失去了航运功能,只剩下一条保留了河道形状、走向及块石护坡的运河故道。这样就形成了“一湖二河三堤”的特殊景观。   “镇国寺塔始建于唐代,是4面7级砖塔,被称作‘南方的大雁塔’,上世纪50年代,运河裁弯取直,当时这个塔是在城内的,运河拓宽后,高邮城裁掉了三分之...
    2020.12.12 10:28:25
  9. →荷园 五、邮城清风专线 从抗战的芦荡火种,到“锻造英才”的军中学堂,从“平淡质朴”的诗意人生到“心系边疆”的白衣圣人,运河边的镇国寺塔守护着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 华中雪枫大学旧址(邱一涵事迹陈列室)→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汪曾祺纪念馆→吴登云事迹展览馆 六...
    2022.09.28 16:07:00
  10. 明信片火爆出圈,开启花式霸榜热搜模式。 一张小小的明信片汇集了十多种高邮元素。印章中将船帆设计成高邮的城市Logo,一眼望去就能发现镇国寺塔、南门大街、古盂城驿等标志性建筑;双黄鸭蛋流淌出的蛋液汇成了河湖,象征高邮水乡;高邮麻鸭、高邮湖大闸蟹、高邮大虾等地理标志产品象...
    2023.09.15 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