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是中国难民对丹麦人辛德贝格的昵称。
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与德国卡尔.京特博士等一道,在保护江南水泥厂厂产的同时,建立了难民区,庇护了成千上万的难民,他几次将被日军残害的中国人从郊区送往医院,并从鼓楼医院和红十字会请来护士,取来药品、绷带,在厂里建立了...
2018.11.03 18:04:00
-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良芹向来到现场的观众讲述80年前那段历史。她说,当年,一些国际友人勇敢地留在南京,组建国际安全区庇护难民,拉贝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南京人民永远感激他们。
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拉贝日记》译者之一的郑寿康讲述了《拉贝日记》编译背后的故...
2017.12.14 09:03:00
-
调查中查清。
对和记洋行项目的后续调查结果和责任追究,扬子晚报将持续关注。
■阅读延伸
日寇大屠杀期间这里是避难所 庇护难民超万人
在南京沦陷期间,包括老厂房在内的和记洋行建筑,曾是一处重要避难所。和栖霞的江南水泥厂一样,由于工厂的外资背景,很多难民...
2017.12.28 08:38:00
-
近日,克里斯马吉又来到南京,参加徒步寻访“南京安全区”等活动。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旧址,他百感交集,“当年祖父为南京难民提供了庇护,他所做的一切令我感到非常骄傲。今天我们重走这段路程,是彰显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尊重、对和平的珍惜。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
2018.12.13 08:38:00
-
展现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中国难民的形象
中丹艺术家联合创作辛德贝格雕像
八月三十一日,在丹麦奥胡斯市,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右三)为雕像揭幕。 新华社
南报网讯 82年前,来自丹麦奥胡斯的国际友人辛德贝格漂洋过海来到南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和救助了中...
2019.09.02 08:47:00
-
儿子:
“我的外婆,你的太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她之所以在这场浩劫中幸存下来,
就是82年前
得到南京安全区的难民收容所的庇护。”
今天重走这条充满先辈难忘历程的“8公里”,
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夏媛说——
这8公里,是一条连接...
2019.12.11 20:46:00
-
以希望。这幢小楼就是约翰·拉贝的故居,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入侵南京时,约翰·拉贝和20多位国际友人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组建难民收容所,庇护了25万多难民。这幢小楼,当时就收留了许多南京平民。
“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也曾来到过拉贝故居,在...
2022.12.13 09:29:00
-
国内规模最大,设备和工艺最先进的水泥厂。抗日战争期间,在守护和平正义的国际友人德国人卡尔京特和丹麦工程师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协助下,庇护、救助了大批难民。新中国诞生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复工复产,填补了我国无高标号水泥的空白,在南京重大工业项目中积极贡献了自身力量...
2023.12.0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