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的“熹平石经”,是汉代书体的典范,传承至今。明代《淳化阁帖》书法石刻是该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尤其是明清科举,溧阳籍士子以“馆阁体”应试,其书体代代沿袭流传。因此,汉隶、唐楷、篆书、行草以及“馆阁体”,成为了溧阳少儿书法的源泉。
溧阳市历来重视少儿书法教育...
2021.11.03 22:00:00
-
道台宅第”主人之一吴筠孙的一份“殿试卷模考手书”原件就可以看出,不仅内容需要高屋建瓴、观点鲜明、可操作性强,光是这一手方方正正的馆阁体小楷字,就需要有几十年的“临池”功力。
殿试卷模考手书堪比字帖
昨天,吴筠孙的曾孙女吴娃、吴萱、吴娜三姐妹专程从常州赶到...
2017.08.25 09:28:00
-
使百官守法遵职
审查朝廷新典礼制作
苏颂,字子容,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出身闽南望族,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登进士第,长年在馆阁任职,遍历地方长官,并两次出使辽国。累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宋哲宗时拜相。他执政时,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宋徽宗即位后进...
2020.12.11 10:28:00
-
学”时,张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嘉定十三年(1220年),张攀在担任秘书丞的时候,曾为南宋皇家图书馆“中兴馆”续编目录,成书《中兴馆阁续书目》30卷,记载了淳熙五年后新增藏书1.49万余卷。遗憾的是,这套书在元代就已经失传。近代国立北平图书馆赵士炜从宋代书籍《玉海》中...
2021.11.19 16:40:00
-
黑色、总目黄色。书籍与书函、书架配套,共计木函6144个、书架128个。文汇阁管理部经理邵媛介绍:“这部书虽然是复制品,但书中字体也是馆阁体,采用了筒子页的装帧方式,大小、颜色、样貌等都和古书一模一样。”
邵媛告诉记者,于清乾隆年间编成的《四库全书》历史上誊抄过七部,...
2023.08.14 07:40:00
-
自谓羲皇上人”。
直到清末,遯园依然大致保存完整。陈作霖在《凤麓小志》中记载,遯园内有假山,有水榭,松竹阴翳,梅花成行,楼堂馆阁,大有可观。小石山、横秀阁、郊旷楼、月鳞馆、快雪堂、高卧室、劈花舫、懒真草堂、七召亭、耕烟阁、五己堂等景点点缀其间。
1950年...
2018.09.06 22:39:00
-
自谓羲皇上人”。
直到清末,遯园依然大致保存完整。陈作霖在《凤麓小志》中记载,遯园内有假山,有水榭,松竹阴翳,梅花成行,楼堂馆阁,大有可观。小石山、横秀阁、郊旷楼、月鳞馆、快雪堂、高卧室、劈花舫、懒真草堂、七召亭、耕烟阁、五己堂等景点点缀其间。
1950年,...
2018.09.07 07:20:00
-
独守贫素,儒者之行,实有可称。欲望试其词学,奖以职名,庶参多士之林,允洽崇丘之咏。”
正是有了晏殊的这一纸保举状,才使范仲淹跻身馆阁,开始了他立朝的生涯。论年龄范仲淹比晏殊还大两岁,此后范仲淹对晏殊则一直以恩师之礼待之。
晏殊是宋代教育的开拓者,更是一位举贤爱才...
2020.08.25 09:56:00
-
产生了很大影响。那时的读书人写字,惟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这就形成了明代的“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其特点是字体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
据《明史》记载,明代宫廷、官署的玺、印、符、牌,均由礼部管辖的铸印局铸造,...
2018.12.04 09:26:00
-
期间,该学校组织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参加“首届口述史写作大赛”,学生分九个专题写作。以二十世纪的老溧水为研究对象,走入山野乡间,走进馆阁闾巷,走进革命遗迹,寻访家乡旧人故事,用笔记录散落在溧水大地上的温情历史。高一高二语文组、历史组共18位教师采用网上阅卷与双评方式...
2021.05.19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