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所在一枚缅甸琥珀中发现距今1亿年的化石集群,其中的“菊石”是生活在白垩纪的头足类动物,在白垩纪末期就已灭绝,与现在的保护动物鹦鹉螺、乌贼等是近亲。该项研究成果5月14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以一张张现代热带森林照片...
2019.05.15 06:56:00
-
中相结合的方法,今年以来共抽查船员600余名,全面查抄船舶10余次,强化与张家港移民局联合检查机制,共查获砗磲4件、伊里安鳄鱼皮1张、鹦鹉螺2件。南通海关整合优化对船员行李物品查验要求,形成统一的业务流程,今年1-5月共查获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携带违禁物品27人次。
当前,旅...
2019.06.28 07:28:00
-
百年前,山货行、茶食店、糟坊……一代传奇锡商周舜卿在这里孕育了锡版“江南百景图”;百年后,茑屋、鹦鹉螺市集、村上春树作品文学展……新时代的无锡人在这里打造起自己的“诗意的栖息地”。
这里就是——周新里,作为无锡经开区第一个城市更新项目,这座125岁的“年轻”古镇,正...
2024.10.17 09:53:00
-
这只来自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在1700多年前的发达程度。“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的名作《襄阳歌》这样描述了用鹦鹉螺杯喝酒的乐趣。 来自西亚萨珊波斯的玻璃碗口径约10厘米,腹部和底部各有一圈凸起的乳钉装饰...
2017.01.24 16:04:00
-
没有被盗掘过的西晋贵族家族墓地,历史信息极为完整丰富,对西晋时期丧葬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出土的来自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以及西亚萨珊波斯的玻璃碗,表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1700年前就已经辐射到徐州地区,对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此,历时...
2017.01.24 16:17:00
-
药庙西晋墓地保存完整,随葬品摆放位置与墓葬的关系清晰,对西晋时期丧葬制度与埋藏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来自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以及来自西亚萨珊波斯的玻璃碗,表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1700年前就已经辐射到徐州地区;同时,南方青瓷与北方酱釉瓷器的共出反映了西晋...
2017.01.24 16:22:00
-
贵族墓葬,全部为带斜坡墓道的前后室砖室墓,形制结构完整,随葬品摆放位置明确,出土了金银器、铜器、铁器、瓷器、玻璃器、漆器、石器、鹦鹉螺、玳瑁等随葬品300余件。其中,来自太平洋(或印度洋)的鹦鹉螺杯是全国第二次发现这种文物,与同期出土的来自西亚萨珊波斯的玻璃碗等表明,...
2017.02.27 09:59:00
-
下邳古城位置示意图。 图片由专家论证会现场提供
嘉靖《重修邳州府志》中明代邳州城。
鹦鹉螺杯。
铜熏。
青瓷谷仓罐。
“下邳国”刻铭青砖。
中国江苏网11月23日讯 11月21日,南京博物院与徐州和睢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下邳古城遗址考古成...
2017.11.23 09:26:00
-
的发展演变之路,反映“玉雕之乡”邳州在发展玉雕产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文物+遗址+场景+时代”,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在鹦鹉螺杯的内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空腔,空腔之间有大小不同的孔洞连接,酒倒满之后都存于一个个的空腔之中,因此酒可以倒满,却不能一饮而尽,通...
2023.02.14 10:22:00
-
西晋古墓出土的鹦鹉螺铜扣杯。本报记者 白雪 摄
玉龙佩。本报记者 孙井贤 摄
豹形石镇。本报记者 秦媛 摄
玉戈。本报记者 孙井贤 摄
市民参观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厅展品金缕玉衣。 本报记者 秦媛 摄
本报记者 张瑾
进入暑假,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里人头攒动。两馆中展示的...
2023.07.11 1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