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严重危害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彰显依法严厉惩处的立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研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着力保障网络空间的公平正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民商事案件审判情况。人民法院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依法妥善审理...
2025.04.21 15:11:00
-
形成了以毒品数量为核心的毒品犯罪量刑体系。我国现有的毒品数量计算规范仍然是以纯品毒品作为标准,而非纯品毒品的折算。我国已有刑法、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用于指导审理毒品犯罪有关毒品数量计算的相关问题,对于“神仙水”的毒品数量计算也理应遵循现行法律规定。纯度仅仅是毒品犯罪...
2023.02.16 15:02:00
-
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社会危害。
法院审理后,根据各被告人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判处王某福、唐某波、刘某林、唐某富、李某俊、王某国共6名被告人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李某东、林某玲、王某林、王某力、王某、...
2023.01.03 11:40:00
-
戒毒措施未满三年,以及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毒驾”致严重后果可判死刑!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如因“毒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最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2.11.03 11:36:00
-
据了解,6名被告人在4个月时间里连续作案6起,跨两省三市,涉案毒品数量高达6700余克。法院结合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遂作出上述判决。
宣判后,6名被告人当庭均未提起上诉。【供稿:自贡市中院】
...
2022.09.26 10:27:00
-
起到印证和补强作用,达到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的,应认定为主观明知。
行为人拒不认罪或辩解不明知的,根据法律、司法解释、会议纪要等相关规定,结合证据推定其主观明知。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后常常以各种理由辩称自己不明知是...
2019.10.29 10:56:00
-
言。
万春指出,中国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检察职能,在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检察机关积极制定打击毒品犯罪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对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侦查活动并加强对立案、侦查活动的监督,及时纠正漏捕漏罪漏犯,对错误判决提出抗诉,通过制发检察建...
2019.10.08 15:25:00
-
严格依法办案。要牢固树立起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的司法理念,强化业务培训及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关于“八大类证据”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的标准和要求,既要重视证据之间的吻合性、印证性,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全面、深入地收集、巩固...
2019.08.26 11:10:00
-
条例》《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都没有针对某一类新精活物质的量刑标准。法官要想判案、律师要想辩护,只能借助大量散见于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乃至法院内部文件的条文加以实现。
比如2016年,最高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
2019.07.23 15:41:00
-
用的卧室内吸食毒品,是否属于容留他人吸毒罪中的“容留”?
1.从立法原意看“容留”的含义
何谓刑法中的“容留”,目前立法、司法解释及司法解释性文件均未作出界定。从字面含义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容留是指容纳、收留。具体到现行刑法中,容留是指提供场所。但...
2018.05.04 1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