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卫士”颁奖仪式上,人们看不到获奖者安晓华的面容。他用背影,诉说隐形战线刀尖舔血的故事。
图为安晓华办公桌上的清香木。(新华社记者任沁沁摄)
在云南保山,记者见到了安晓华。他眼神温和,语气舒缓。办公室桌上的清香木,散发着清气。清香木,耐旱、抗寒,喜光、向阳,可...
2023.06.27 15:30:00
-
真实写照。由于需要每天不间断训练,训导员放弃了很多节假日,对警犬进行训练、喂养、医疗防疫等。
截至目前,邢台市公安局警犬基地有16只警犬,除负担汽车站、火车站临时安检保卫工作外,“播求”和其他缉毒犬还参与案件侦查17次,服务实战工作初见成效。 新华社记者 牟宇
...
2020.06.28 08:13:00
-
新华社记者詹奕嘉、毛鑫
李美芳爱笑了。这是她给孔美村不少人的新印象。
原来,李美芳家摘了“贫困帽”后,最近又“拼”出一件喜事——建新屋。
户籍人口5800多人的孔美村,一度是广东省惠来县隆江镇的制毒重点村,曾有10人因涉毒先后被执行死刑。2016年,孔美村被列...
2020.06.23 08:50:00
-
贩卖毒品一案依法公开宣判。该院一审判决刘勇犯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5月,被告人蒋菊华与被告人刘勇共谋,由刘勇根据蒋菊华提供的芬太尼CAS号研制出芬太尼...
2019.11.13 09:24:00
-
新闻发布会,国家禁毒办副主任于海斌通报了王某某等人走私芬太尼等毒品案的具体案情和中美两国禁毒执法部门合作打击芬太尼类物质情况。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7日,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王某某等人走私芬太尼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宣判结束后,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邢台举行...
2019.11.12 14:41:00
-
郑兆瑞(右一)和其他民警在训练(9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群山之中,天气微凉。穿上藏青色警服,端端正正戴好警帽,郑兆瑞挺直了腰杆,如往常一样走向边境检查站,他说这身警服代表着神圣的使命。看起来眼睛并不大的他,却被大家称赞有着一双“火眼金睛”。
...
2019.09.25 16:09:00
-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以及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的代表会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蔡国栋 摄
中亚禁毒区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国会议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通过一项联合宣言,决定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中亚地区非...
2019.05.05 12:00:00
-
↑4月8日,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南阿古桑省,中国政府援建的戒毒中心举行交接与揭牌仪式。新华社记者 袁梦晨 摄
新华社菲律宾圣弗朗西斯科4月8日电(记者袁梦晨)由中国政府援建的一座戒毒中心8日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南阿古桑省举行交接与揭牌仪式。戒毒中心将在不久...
2019.04.15 10:05:00
-
2018年5月8日,航拍丹村新村,一栋栋小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新村中。(新华社记者杨冠宇 摄)
文化兴村驱“毒魔”:一个“吸毒村”的救赎
本报记者柳昌林、李金红、王海洲
走进老丹村,斑驳脱落的围墙上,“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有关禁毒的宣传标语若隐若现。在一...
2018.05.25 09:11:00
-
2018年5月8日,航拍丹村新村,一栋栋小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新村中。(新华社记者杨冠宇 摄)
文化兴村驱“毒魔”:一个“吸毒村”的救赎
本报记者柳昌林、李金红、王海洲
走进老丹村,斑驳脱落的围墙上,“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有关禁毒的宣传标语若隐若现。在一...
2018.05.25 0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