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和巩固以国共合作为前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政治大局来解释,但毫无疑问,这种力图以妥协的方式来继续推进新启蒙运动的设想也只能是一厢情愿,收效甚微以至最后夭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导致新启蒙运动夭折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兴起于上世纪30...
2009.03.09 15:36:00
-
“家电下乡”只是全部工作的开始,当前迫切需要的是为农民开辟售后服务争议解决和维护权益的绿色通道。“家电下乡”延伸到哪里,农村维权工作就应当延伸到哪里。有了及时的法律救济和畅通的维权渠道,农民朋友就不会成为懵懂无奈的消“废”者,谁想再把他们当作消“废”者都将是一厢情愿。...
2009.03.16 15:11:00
-
家称,根本不需要救市,不需要凯恩斯主义,只要让自由市场自发运行,危机就会很快过去。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已有太多事实说明,这种一厢情愿的空想,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益处。
但今天我们面临的严峻经济现实,也促使我们超越凯恩斯主义的现成理论框架,更深入地思考一些理论和...
2009.05.21 13:25:00
-
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双方自愿(不妨碍第三人)的交换总能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这个原理反过来便是: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算不算财富并不能一厢情愿,而只有通过交换被他人(现代社会就是市场)认可后,才能变成社会财富,没有人愿意交换的产品只能算是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物质是不会...
2009.05.27 14:21:00
-
人根本就没有读过我的作品。所以对这样的褒扬我是看到了比看不到还难受。于是乎我就想这种概念性的概括表扬实在是没有意义,因为这是论者一厢情愿的善意臆想,多少有些武断或是不负责任,既缺乏公正又不加鉴别,与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原则相差甚远。
文学缺少经典文本自然谈不上做评论...
2009.06.12 10:19:00
-
”的预言。季先生在20年前提出这个预言时,正值近代以降,第二次西学东渐、各种西方思潮涌动之际,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以为,这是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孰料20年后的历史在证明着他的预言。
为了弄清季先生提出这个命题的思路,我曾对他作过专访。
那是2001年岁末,初冬的京城下了...
2009.07.27 11:07:00
-
目的的。建国后,伴随革命的文化任务也就告成了。从历史上看,这是一个事实。但是现在的思想史家不这么看,认为这只是革命者对“五四”的一厢情愿的描述,他们有自己对“五四”的看法和反省。
怎么看文革与怎么看
五四是紧密联在一起的
如此,我们就要进入反省的第二个...
2009.08.05 16:58:00
-
以往的历史证明,这些预言的结局只有两个字——“破产”。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冷嘲热讽、谩骂指责以及一厢情愿的“恐怖预言”,都不废江河万古流,无损于这条道路的伟大。历史不会因预言而改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善于思考的人开始反思。《纽约...
2009.08.11 11:32:00
-
的规章制度约束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需要有牢固的合法性基础,也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理性化设计既不能凭空而起,也不能以设计者的意志一厢情愿地施行,而是要明确其制约因素。这里的制约因素既包括人的理性有限性,也包括实际的社会情境同理性化设计的冲突。
首先是个人知识的有限...
2009.08.26 15:20:00
-
说:“在网上说,我看都不看。”更有人则对网络监督很是害怕和忌惮,发出“要是没有网络就好了”的长叹。
“要是没有网络”,只能是一厢情愿了。现在不光有网络,而且网络已经成为反腐、监督的利器。当然,直到今天,对于各级纪检干部来说,网络反腐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处理海量...
2009.11.02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