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31条,用时0.06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少数领导干部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思想僵化,怕担风险,不愿动脑,学风不浓,把学习视为苦差事,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流于事物的表面,忙于重复性事务。这样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中去,思想容易庸俗化,这是一个变质的危险起点。领导干部只有...
    2009.05.21 13:52:00
  2. 要全面,要搞清前因后果、彼此联系。只有全面地、历史地看问题,才能看到和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是零星地、片面地、一知半解地看事情,就不可能掌握事物的全貌,就会犯简单化、片面性的错误。坐井观天,瞎子摸象,只能看到、摸到天和象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战...
    2009.07.01 15:46:00
  3. 题出在西方对中国认知的差距和信息的缺失上,很多西方媒体和公众对中国的认识至少滞后了20年。一些西方民众对中国的了解非常贫乏,就算有一知半解,可能也只是来自电影,有人甚至认为现在中国仍是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人的身体可以站在竹叶上。   不可否认,也有很多西方人士试图...
    2009.08.11 11:32:00
  4. 或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工作,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领导干部装点门面“不真学”,把学习当作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喜欢在名词、概念上兜圈子,做表面文章,讲道理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一接触实际却束手无策;还有一些干部急功近利“不深学”...
    2009.09.28 13:36:00
  5. 领导干部中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学习嫌麻烦,不愿花时间读原著。有的人满足于记几个时髦的概念,背几段精彩的词句。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一知半解,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不能用经典理论指导实践。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因为它是科学理论。一位哲学家说,如果你真正喜欢...
    2009.11.27 13:57:00
  6.  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让大多数人身不由己地陷入网络的海量信息,使恬静与幽思成为难以企及的生活状态。千姿百态的信息诱惑和蜻蜓点水般的一知半解使人们的认知流于空泛,失之精深。就如不断重复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再也无暇回首凝望山下的万般景致。对很多人来说,一年到头都在电...
    2010.04.26 08:45:00
  7. 统一起来,把有限的学习时间零存整取,无限的学习内容化整为零;要把“纸”和“笔”结合起来,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体会。三不要即不要一知半解,看看书单洋洋洒洒,问问内容似懂非懂;不要一曝十寒,心血来潮学上三五天,心生倦意则歇上三五个月;不要一心二用,干那些事倍功半、徒...
    2010.05.10 15:47:00
  8. 审美认知的偏颇。不过,要求媒体批评“扬长避短”,也许会“避了短”也“丢了长”,我们不妨从其“一言半语”中看到“一针见血”,从其“一知半解”中见到“一语中的”。   当然,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媒体批评的“自身特质”还处于形成之中,在它的发展、建设中介入“理性”和“专业”...
    2010.05.14 09:49:00
  9. 考试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从业者在综合知识一项竟一分未得,第二次考试的总体成绩也仅及格而已。不少从业者对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而且辩证分析水平低下,逻辑混乱、思维倒置乃至缺乏逻辑思考能力。甚至有些人的新闻工作基本常识也是空白一片,不具备起码的业务常识和...
    2010.05.26 08:22:00
  10. 影响人创造性的发挥,阻碍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设学习型政党,促使党员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认真思考,做到不囫囵吞枣,而是深入探究,不一知半解,而是追根溯源,从而把信息转化为知识,使自己成为拥有丰富学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此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二)在网络环境下建设学...
    2010.07.27 14:0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