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019条,用时0.0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并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多和少的问题。这显然有悖民主可以治理腐败的“常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一针见血的指出:“由极权走向民主自由,应该会愈干净、愈清廉,不料结果却往往相反,原因就在于民主必须透过选举,而选举则要花钱”。显然,经济...
    2009.03.12 15:00:00
  2. 国华文媒体《世界日报》纽约社总编辑翁台生与资深财经记者杜竹风的专访,克鲁格曼对世界金融风暴的成因与解决之道,看法独到,用词犀利,一针见血。   他直指,经济复苏后,中美等国将争夺原料资源。他建议,美国外交政策的第一优先,不是中东,而是培养能与中国谈判的人才。   克...
    2009.04.07 15:17:00
  3. 通过《麦卡锡法》和《蒙特法》,限制共产党的发展。正如美国学者伦德·伯格所说:“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党,即财主党”。邓小平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西方政党制度的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
    2009.04.09 11:30:00
  4. 毫无秩序的不平衡发展加剧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于是,危机出现了,并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以及企业的关闭或被接管来表现自己。德共更是一针见血,它在2008年10月30日发表的公开声明《对银行实行国有化和社会化》中指出,事实已经证明这场危机并不只是美国金融资本危机,这场危机的原...
    2009.05.27 15:54:00
  5. 化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人物。他们有时甚至显得比我们更加关心改革开放,一有风吹草动就造谣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要变了。对此,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
    2009.06.12 10:32:00
  6.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得出的结论,于1937年2月20日至3月4日,接连给党中央写了4封信。在这些信里,他正确分析大革命时期的“左”倾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内存在着一贯的、系统的“‘左’倾机会主义的传统”,党内的“左”倾问题在六届四中全会后“基本上没有纠正,还继续着,在某几...
    2009.06.24 14:06:00
  7. 序的框架内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为此,洋务派推行了“洋务运动”。但这个活动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它无法取得成功,结局就像维新派一针见血指出的,因“根本不净”而“百事皆非”。在这个阶段,下层群众因不堪忍受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
    2009.09.07 15:14:00
  8. 交货中,更为明显,第一批货还可以,第二批货就差点,第三批货用户就无法忍受;三是可靠性较差,性能不稳定。   究其原因,刘源张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缺乏诚信和认真,是中国质量问题的“癌症”。“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商品出口呈现下滑趋势,更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产品的...
    2009.09.08 11:48:00
  9.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良好的话风   我们党历来重视话风问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讲话,或者纵横捭阖、风趣幽默,或者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不仅富有文采,而且发人深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承担的任务很重,担当重任、...
    2009.09.28 13:37:00
  10. 是危机的罪魁祸首大金融资本家,难道这就是福山所谓的美国民主吗?   对于美国政权性质的这种变化,前IMF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一针见血地指出:“精英商业利益集团,也就是美国的金融家们,在制造危机、越赌越大上扮演着核心角色,政府暗中支持,直到步入必然的毁灭。更令人警...
    2009.09.29 11:3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