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记》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记》作为孔门七十子及其后学的作品,表明刑、政在儒者治平天下的实践中也是一以贯之的手段。
四、修身齐家与社会运行
诚如我们前文指出,儒家追寻社...
2009.04.09 13:58:00
-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有上述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包括“六艺”、《六经》而又不限于此,都是孔门七十子学习和继承的内容,只不过各位弟子的重点、多少、深浅不同罢了。
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像子路、子夏那样具备勇武品德者,在孔门弟子中颇...
2010.06.03 11:00:00
-
礼记·礼运》相一致,它借助讲述古史来阐述尧舜禅让和汤武革命,而这正是儒家理论的两大基本思路。因此,上博简《容成氏》是战国时期儒家七十子后学述古史以讲理论的一篇作品,它虽然吸收了墨家、纵横家的一些思想因素,但总体思路和主体思想并未超过儒家学派的基本理论范畴。(2)《...
2013.11.05 13:56:00
-
逝的滥用,就可以阻止信仰的使者使用“上帝”这个古老的名称。”这样,在他的前言中结论是十分清楚的:“从大洪水时代开始——不管你用《七十子圣经》或《通俗本圣经》,中国的先民就已经认识到真神,并且以‘上帝’即‘至上的皇帝’,或者‘天’来命名。”“儒家的敬拜和礼节无疑是...
2014.03.18 09:19:00
-
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所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劝说那些国君行仁政,施王道,谆谆告诫他们“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
2016.12.20 09:34:00
-
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可见,“孔子传周公之道”是先秦、秦汉时期人的共识。
隋唐之际的大儒王通特别推崇“周孔...
2018.06.06 10:24:00
-
了算”都只会落个说了不算。
八是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故,以武服人,是勇夫;以理服人,乃辨士。不过,现在不愿、不敢和不会讲道理的还是大有人在,总觉得道理太苍白无力,特别是...
2018.10.12 10:58:00
-
语·颜渊》)“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德一方面指个体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群体的美德,从而使自我发...
2020.04.28 08:11:00
-
语·颜渊》)“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德一方面指个体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群体的美德,从而使自我发...
2020.04.28 08:56:00
-
语·颜渊》)“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德一方面指个体的品质、品德,另一方面是个体对个体、群体的美德,从而使自我发...
2020.04.28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