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会议。”
在伦敦金融峰会前,英国民众和媒体对有关中国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外界对中国产生了很多期待。傅莹对此表示,中国应秉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训,不管外边怎么“忽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应基于自身国情、历史和文化,既不能飘飘然,也不必妄自菲薄。
在谈到...
2009.04.02 13:02:00
-
楼记》则是借景生情,表达了“忧乐观”思想,提醒人们时刻不应忘记百姓民声和国家命运,并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词绝句。
而范敬宜先生书的 《重修望海楼记》后面六组排比,也堪称经典,详细描述了重修望海楼对于泰州人民的意义。...
2011.04.02 15:20:00
-
强。但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难度大。为此,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迅速掀起“聚人心、鼓实劲、再创业”为主题的思想大讨论。当前正在抓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甘蔗下田、甘蔗爬坡上山”工...
2012.11.01 16:59:00
-
该是感情和心灵的交流。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处世思想,己所不欲勿使于人的处事方法,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进取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著名电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人格是最高的 学问。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呢?我的理解是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2012.11.01 17:21:00
-
垮,即使再多的聪明才智、潜在能力也难以发挥。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对待生活泰然处之,每过一天都轻松快乐,不苛求于人和事,对待事物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名利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为人处世能“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在困难挫折面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2.11.03 10:32:00
-
价值。
对待名利,我们“知足”。
“知足者常乐”源于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启示我们:人生在世,应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役物而不为物役,保持一种高蹈轻扬的人生态度,能够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
“知足”,就是懂得正确对待个人的成长进步...
2013.01.18 11:09:00
-
文化自强则是中国梦能做多好,直接影响中华文明处于世界的地位,自强于高屋建瓴、优者更优、强者更强,直至成为世界文化之标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高堂,心怀民。处江湖,则忧国。以亿万个个人心怀家国的梦想,汇聚文化强国之中国梦,亿万个个人力量汇聚中国梦的巨大动能。...
2013.05.30 13:55:00
-
认可和欢迎。被聘为顾山镇家教讲师团的成员之一。他编写的《顾山镇乡镇居民大课堂》一书,也被评定为国家级“区本教材”。
梅老师说,人各有志,人各有趣,生活在兴旺发达、蓬勃向上的新时代,可以说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以物喜,不以利狂,能全家崇尚学习,真是其乐无穷!...
2013.07.30 14:52:00
-
营养丰富的水、氧气充足的空气之外,还在于“顺乎自然,淡然恬静”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当一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规律,无欲无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纯朴得一尘不染之后,不仅让人远离疾病,也会成为延缓衰老的“密码”,抵抗癌症的“秘方”。
然而,在这个人心浮动的社会里...
2013.08.12 11:40:00
-
占据优先,当物质、福利、享受在人生追求中位居前列,领导干部又如何能静下心来干事谋事?功名面前无我,则有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寒波澹澹、白鸟悠悠的宁静。惟其无我,方可来去随意、心如平湖,不为利益所诱、不为物质所惑、不为金钱所动。
无我...
2013.08.28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