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创新、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得出了一个不可动摇的结论,这就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2009.03.08 12:08:00
-
时,如果不加强国家对金融的宏观管理,面对着金融危机,往往也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所以国家对金融的管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不可动摇的,这是国家上层建筑的责任,也是国家干预市场自由经济规律负面作用的重要手段的要素。
综上所述,理论家应为政治家和国家管理...
2009.03.12 15:12:00
-
代、乃至于遗弃。因此,“民主是生命”的比喻,反衬出“民主是好东西”的十分贫乏、困窘。把民主比喻为“生命”,彻底巩固了他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而绝非“好东西”那样,欠缺甚多,难免还有后顾之忧。这番话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兹事体大。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
2009.03.30 10:23:00
-
论形态问题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之于今日的中国实践,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我们知道,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数一数二、不可动摇的。这一点,即使用西方国家的多次票选也可以证明。但马克思本人在生前却曾对自己的众多追随者们表示失望。他甚至说:“我播下的是龙种,...
2009.03.31 10:13:00
-
断地分分合合。分则弱、合则强。在历史上,尽管中国社会分合无定,但是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却愈加强化,最终凝结成为中华民族心理底层的、不可动摇的文化根基。今天的中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
2009.04.09 14:21:00
-
在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是立党之本、为政之基、和谐之源的前提下,努力培养领导科学发展和解决实际矛盾两种能力,担负起捍卫思想基础神圣不可动摇的历史重任。夯实“三观”基础,锤炼党性修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反过来,科学发展观又为前者发挥保驾护航的功能。
领导...
2009.05.15 09:54:00
-
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中国注入强大活力。面向21世纪,我们必将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
2009.06.02 14:51:00
-
就是伤天害理。因此,世界各大文明与宗教,核心教化就三个字:“爱”“和”“敬”。最后一个“敬”是“爱”与“和”的保证,没有对绝对不可动摇的天理的“敬”,“爱”与“和”是守不住的,因为如孟子所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人存在的历史性固然产生了一定的倾向,但作为一个...
2009.08.27 14:49:00
-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至此找到了自身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依据,为自己的独立发展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标志着学生事务管理的日趋完善和专业化的发展[1]125。而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学习理论已成为当代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主旋...
2009.09.29 13:18:00
-
主义才能救中国”,一方面是对时代发展趋势、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22)第四,坚持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他对时代的研究,紧密结合中华民族的特点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把大力发展生产...
2009.11.03 0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