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背景下产生的军事思想差异就非常明显。前者含有儒家伦理主义精神,散发着古典人道主义关怀,又隐含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因而视“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战争之道的最高境界。后者带有商业殖民扩张和追求无限利润的传统,又传承生存竞争的“丛林法则”,缺乏东...
2014.03.19 08:45:00
-
价值背景下产生的军事思想差异就非常明显。前者含有儒家伦理主义精神,散发着古典人道主义关怀,又隐含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因而视“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战争之道的最高境界。后者带有商业殖民扩张和追求无限利润的传统,又传承生存竞争的“丛林法则”,缺乏东...
2014.03.19 10:16:00
-
地、慎重地谋划和指导战争,“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而且,普遍对武力的运用设置了严苛的界限。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三十一章》),孙子说“非危不战”(《孙子兵法火攻篇》),都把战争手段作为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这些观念千百年来深入人心,...
2014.04.21 08:54:00
-
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他还说:“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
2017.11.13 09:54:00
-
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迥然相异,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他还说:“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
2018.04.03 09:42:00
-
少有些忽略一次次战争给社会造成的伤害,特别是给普通百姓带来无法挽救的不幸和损失。老子《道德经》有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作者对一次次刀兵过的描写,显然吸收和秉持老子视战争为“不祥之器”“胜而不美”的思想,更多以博大的胸怀和普...
2019.02.27 09:31:00
-
当然,战争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和平性并不意味着懦弱。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秉承和平正义的战争观。中国人深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文武之道,先文后武,先礼后兵,不挑起战争,也不畏惧战争,战争必出于正义、为了和平。
中华文明何以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原因是...
2023.08.14 07:33:00
-
当然,战争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和平性并不意味着懦弱。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秉承和平正义的战争观。中国人深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文武之道,先文后武,先礼后兵,不挑起战争,也不畏惧战争,战争必出于正义、为了和平。
中华文明何以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原因...
2023.08.14 07:33:00
-
当然,战争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和平性并不意味着懦弱。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秉承和平正义的战争观。中国人深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文武之道,先文后武,先礼后兵,不挑起战争,也不畏惧战争,战争必出于正义、为了和平。
中华文明何以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原因是...
2023.08.14 10:16:00
-
当然,战争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和平性并不意味着懦弱。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秉承和平正义的战争观。中国人深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文武之道,先文后武,先礼后兵,不挑起战争,也不畏惧战争,战争必出于正义、为了和平。
中华文明何以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原因是...
2023.08.14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