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景物看似无情,实则那种超功利的审美之情已深深融化于对象之中,难分彼此。于社会生活中,它是孔子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182“乐以忘忧”,孔子在社会生活中超越世俗,达到审美人生境界,这是人生的审美情怀。此外,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010.03.03 14:42:00
-
可以忘私。忘记小我,是为了成就无私奉献的大我;忘记个人的自我,是为了成全千百万人的自我。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有了忘我的专注与胸襟,就能获得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脱离蝇营狗苟和斤斤计较,体会追求梦想和奉献付出的精神快乐。
有我、无...
2013.08.28 08:37:00
-
审计知识、精通各项法律法规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半年的苦学、死学加恶补,新学的还没会,旧的却又忘记了,曾经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热情被“学不会、学不懂”的无情现实一次一次嘲讽着、追打着、攻击着,让我溃不成军,有时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记忆力,苦闷、彷徨...
2013.12.31 17:05:00
-
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和生命意志,彰显着中华...
2014.05.16 14:10:00
-
—敬业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
2014.09.25 11:02:00
-
只有这样,才会给你的职业生涯注入强劲的力量,才会成就你崇高的理想,才会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的敬业操守,“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是庄子的专注,“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韩愈的传神,“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2014.11.27 14:40:00
-
休教师说的:“这些诗词,虽是习作,但正是学员们的学习收获、生活感受及其观念和情感的反映,其中跃动着思想的火花,是心灵的升华,甚至不知老之将至!”此外,项目即将推出的系列“讲师团”、选优评优、贴近自然等活动收到了学员们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期盼。
截至目前,在长宁社区已有公...
2015.01.21 09:12:00
-
休教师说的:“这些诗词,虽是习作,但正是学员们的学习收获、生活感受及其观念和情感的反映,其中跃动着思想的火花,是心灵的升华,甚至不知老之将至!”此外,项目即将推出的系列“讲师团”、选优评优、贴近自然等活动收到了学员们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期盼。
空巢催生爱心花匠,公益助力...
2015.04.08 13:38:00
-
合起来,专心做事、用心做事、全力成事,在工作中体会创造的激情、创新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也才能达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理想状态。人人用心做事,个个忠于职守,社会群体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才会更加坚实可期。
当然,“人各有志”。社会总是在变动中进...
2015.05.18 08:24:00
-
不仅未曾放弃过对礼乐文化的坚守,而且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周游列国宣扬礼乐。就像他对自己的评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这句话是孔子回答叶公问子路的话,孔子至叶,已经六十三岁。一位饱经风雨坎坷的老人,却没有消极悲观,仍然积极有为,不...
2015.05.20 1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