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话的内容,要不是错误百出,就是格调不高。总认为随口说出的口头禅,粗话就是南京话。其实,南京方言文化根本是雅致而有古风的,可怜世人不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南京方言的历史,知道南京话是雅致而有格调的!”金存海说。
在金存海的文章中,谈到南京话形容液体受压从小孔...
2013.03.01 09:31:00
-
穿冷板凳”,50岁前不著书,自认从知天命之年开始,方是学术研究的收获季节。反观今人,大都抱着“出名要趁早”之观念,稍有所得,即唯恐世人不知,急于发表,以博取功名金钱。长此以往,他们常常将一孔之见放大为普世真理,不假思索地拿来西方的理论框架加以套用,忽视其所需的必要语...
2014.01.20 15:50:00
-
特别能吃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新时期泰州党员干部心系高教事业、促发展不遗余力的崇高追求和时代责任,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别人都是有了成绩生怕世人不知,严晓明却一直不愿接受采访,不想宣传,他说,不能做了点事就四处宣扬。这更显其不图名利,一心干事创业的可贵品质!...
2014.12.22 10:48:00
-
特别能吃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新时期泰州党员干部心系高教事业、促发展不遗余力的崇高追求和时代责任,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别人都是有了成绩生怕世人不知,严晓明却一直不愿接受采访,不想宣传,他说,不能做了点事就四处宣扬。这更显其不图名利,一心干事创业的可贵品质!...
2014.12.22 10:48:00
-
史之为职,贵公而明,直而断,实而审”。在以史为法的意识支配下,手握史笔者明正邪,别善恶,操斧钺权,褒贬百代,恰如韦安石所慨叹,“世人不知史官权重宰相,宰相但能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古之圣君贤臣所以畏惧者也。”
基础:历史事实与客观事实,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
我...
2015.03.25 14:03:00
-
史之为职,贵公而明,直而断,实而审”。在以史为法的意识支配下,手握史笔者明正邪,别善恶,操斧钺权,褒贬百代,恰如韦安石所慨叹,“世人不知史官权重宰相,宰相但能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古之圣君贤臣所以畏惧者也。”
基础:历史事实与客观事实,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
我...
2015.03.25 14:34:00
-
史之为职,贵公而明,直而断,实而审”。在以史为法的意识支配下,手握史笔者明正邪,别善恶,操斧钺权,褒贬百代,恰如韦安石所慨叹,“世人不知史官权重宰相,宰相但能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古之圣君贤臣所以畏惧者也。”
基础:历史事实与客观事实,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
我...
2015.03.25 16:54:00
-
都有可能水落石出。不一定非要等到网上公示“全国百优”县委书记时,才被网友揭露出来。
而明知学历存有水分,却依然高调炫耀,唯恐世人不知,这其中不仅仅是主管部门失察的问题,与个人品德也有关系。6月1日,中纪委网站刊发文章称,“搞假年龄、假学历、假婚姻,篡改档案,不如实...
2015.06.02 16:19:00
-
程度上是因为它在短期内“热”不起来。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些研究,基本都是前沿问题研究,而不是热点,不少科学家长期坐冷板凳,以至获奖后世人不知是谁。
与之相关的还有文风问题。文风其实不只是一种写作风格,而是一种治学境界。学者的学术成长有三个阶段或三种境界。一是杂家,...
2016.01.15 15:58:00
-
子弟不读书,好比没眼珠。
三、 要孝父母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不听但看檐前水,点点滴在旧窝池。
世人不知孝双亲,养儿才知父母心;
若待养儿方知报,父母岂有百年身?
千跪万拜一炉香,不如生前一碗汤。
在生不孝顺,死了哄鬼神。
...
2017.04.11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