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遭遇”解。《史记·屈原列传》讲到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却被“谗人间之”,作者因而慨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世说新语·言语》中,孔融的稚子说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千古名言,其前提是“孔融被收,中外惶怖”。这里面的两个“被”字,都作“遭遇”解...
2010.02.08 15:42:00
-
声已经撩乱了诗人的心绪,引起了他对自己遭谪黜后落魄境遇的感叹,而弃妇的一番话更加深了心境的凄凉。“语”还用于书名,如《国语》、《世说新语》等。
“语”既然可以有书面的表达形式,当然也可以指诗文中的句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
2011.02.10 08:40:00
-
写的字也很有特色,不是用漂亮能形容的。”
王澍也是个“文艺青年”,“大三的时候他就能把康德的《形而上学导论》翻烂,还能背出《世说新语》。在那么快的生活节奏里,他能用很慢的方式塑造房子,很有打动力。”葛明认为,人文气质也使得王澍能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元素融入现...
2012.02.29 10:33:00
-
仙逝的北大教授王瑶先生,“南钱”就是钱谷融先生。
行动自如、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的钱谷融先生,如今仍然每天手不释卷。他最爱读《世说新语》。散淡情怀深深浸染在他九十岁的人生之中,从容自在的生命状态令人神往。和眼前这位文艺界泰斗聊天,就像与可敬的邻家长者闲话,通透、恬...
2012.10.18 10:05:00
-
椭圆形的叶片表皮脉络分明,叶片的背面颜色渗透出深红色,神奇的是叶片下面细长的茎,裹着厚厚一层啫喱状的物质,干净清透又明快。想起《世说新语》中《张翰思莼羹鲈脍》一文提到的故事,说是张翰因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菰菜(茭白)、莼羹、鲈鱼而弃官返乡,回到江苏老家过起了乡居生活...
2013.01.04 10:32:00
-
职工群众信服他说出的话?不信其言,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怎么做得下去,更谈不上做好了。
“身教”是不言之教,是“教”的最高境界。《世说新语》有一则“谢安教子”的故事: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哪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故事概意是: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同...
2013.04.03 13:29:00
-
有,因此在“言意”关系上重“意”而轻“言”,这一点在王弼“得意忘言”论及嵇康“言不尽意”论中都体现得很明显。比较特殊的是王导,《世说新语·文学》载王导“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王导所言三理皆是当时玄言清谈之主题。但是在...
2013.08.08 09:05:00
-
变为东晋南朝时“居易而以求其志”式的“不竞”之风,“玄礼双修”的优雅风度中包含着一种以自然为中心的崭新的诗性文化精神。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就记录了这种诗性文化精神。
江南地区各种学术思想的风云际会,不仅促进了江南学术思想的发展与飞跃,还在哲学与艺术方面催生出具...
2014.01.02 15:13:00
-
动和艰苦努力,他引用了《尚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勤天下无难事。勉励领导干部努力学习,警惕知识落后的危害,引用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告诫全党记取历史教训,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引用了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2014.01.03 16:56:00
-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
谢安之所以满意谢玄的回答,是因为他道出了自己望栋梁之材出于谢门的心情。《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2014.03.12 10:2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