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概念提出来的。真正把“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则是社会学者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的结果。李培林教授先后发表的《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等多篇重要论文,对这个概念的理论特性做了明确界定,对其历史内涵也做了系统阐释,并且通过分...
2009.02.23 10:24:00
-
的沟通。丝绸之路概念的缘起,是对东西方商贸交流的研究,对精神文化的关注稍显薄弱。其次,中外交流不完全是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也包括与东方其他各国的交流。尽管到了今天,丝绸之路的概念经过开拓,形成沙漠丝路、草原丝路、海上丝路三个部分,可是仍然无法包容中国与东亚、东南...
2009.02.23 10:29:00
-
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
2009.03.08 12:06:00
-
自由地表述不同的意见,通过各种不同意见的冲突、竞争,得出能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的结论。”([日]松本三之介:《国权与民权的变奏》,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二)对宪政的认识偏差,还表现为把宪政视为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
有台湾学者指出,宪政并不...
2009.03.09 15:13:00
-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秦国杰出的政治家,他任丞相,先后辅佐秦庄襄王(异人)和秦王嬴政十几年,富国强兵,使秦国保持强盛的势头,把东方六国远远甩在了后面,统一天下的大幕即将拉开。
然而,风光无限的吕不韦并没有圆满地走完人生之路,公元前235年,吕不韦被迫自杀,默默地...
2009.04.02 13:09:00
-
及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时,都认为东西方曾经走了两条不同的历史道路,即以西方古希腊为代表的“古典的古代”,和以古代东方国家为代表的“亚细亚的古代”。
简单说来,“古典的古代”发展道路是从氏族到私产再到国家,个体私有制冲破了氏族组织,城邦国家代替...
2009.04.02 13:03:00
-
根源就是以西方科学作为高于一切、压倒一切、衡量一切的绝对标准,从而导致了彻底丧失民族自信的民族虚无主义,凡是不符合西方科学标准的东方事物,在他们的眼里一钱不值,甚至如同妖魔鬼怪、洪水猛兽。应当说,这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态度。
由此看来,在那些神奇显赫的科技成就...
2009.04.07 14:39:00
-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冶、加强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东方经验”和“东方一枝花”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调解制度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附着其上的政治功能逐渐被剥离;另...
2009.04.09 13:58:00
-
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矛盾。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和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和合哲学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东方属性。和合思想强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只有各种要素和合、协调、有序组合,才...
2009.04.09 14:13:00
-
亚洲的发展模式需要自己创造
亚洲作为一个地区概念,起源于欧洲人的对立观念,即欧洲对欧洲以外的东方世界观。中国、印度、伊斯兰、东南亚各国,历史文化各不相同,但都有过漫长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痛史,只有日本“脱亚入欧”,仿效列强,侵伐霸道。英美讲究自由,讲究机...
2009.04.13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