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70条,用时0.05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政的精义所在。      但是,清末民初宪政产生的历史情境与近代西方是有差异的。由于“中国宪政建设的特别处在于它发生在国将不国的‘东西文化’冲突这一背景下,就因为遭遇难题的中国人眼前便有一个现成的政治生活方式在向中国人招手,于是乃有宪法移植于宪政建设任务的发生,而固...
    2009.03.09 15:13:00
  2. 先从宏观入手,让人循着他的思路一步步去认识他的论断。   季先生认为“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乃是基于人类文明的交融、东西文化走向的比较、中印文化的交流等三个方面的思考。   季先生首先指出,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都离不开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因为历史上任何...
    2009.07.27 11:07:00
  3. 于世界多元文化之林的中华新文化,则不应是一种梦想“东风压倒西风”、“中国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大中华沙文主义,而应是一种创造性地兼采东西文化精华又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兼和”文化。因此,在这个全球化潮流滚滚而来的时代,我们应当树立一种因应全球化的“兼和”文化观。在我看来...
    2009.09.07 15:15:00
  4. 视域相对应,而他所倡导的自由精神和齐物思想则最具现代性的意义。   中西文化如何进行对话,这需要另写专文来阐释,在这里,藉由为《庄子今注今译》修订重排版写序的机会,抒发我此刻对于开启东西文化对话的企盼之情。 (本文节选自中华书局《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重排版自序)...
    2009.10.22 10:29:00
  5. 词汇用得较少,但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其问题意识仍吸引着社会的关注。从观念上看,特别是从1915年《新青年》的前身《青年杂志》开始,讨论东西文化,其中就直接涉及国学的基本价值观、基本理念和基本学术倾向等问题。这些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变成了讨论的中心。这个阶段的国学观念主要是文化...
    2009.10.26 14:28:00
  6.   纵观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国学界的“两钱”(钱钟书、钱仲联)的成就,都是“一心评古今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正如康德的名言“天才为艺术制定法则”,钱氏大师们不为规则所束缚,方发展成为世界创造规则的人,一个具有健全智育...
    2010.08.03 08:45:00
  7. 整西方文明的不足,从而创造出一个既能超越西方现代性指导下的工业文明,又能解决当今人类所遇到的生存发展危机的新文明形态。可以预见,东西文化及其他优秀文化的互补共生,是今后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在常态中演进   西方文明的优点和中华文明的缺点,自上世纪初我们似...
    2010.12.17 09:09:00
  8. 会创意集中区以及为文化创意提供扶持、孵化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10多个园区、部门。   徐宁在动员讲话中要求,此次文化创意培训选择在东西文化交融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和集聚大量高端人才的香港举办,旨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在全面对标京沪杭后要寻找突破,找到抓手,取得成效。力求在促...
    2012.08.06 09:36:00
  9.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赴连云老街进行专题调研。李强指出,连云老街是一条极具风采的城市历史街区,它既反映了连云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又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结合点。连云港要珍惜连云老街这样的历史资源,在改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老街巷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做出老街的特色和品...
    2013.04.11 09:35:00
  10. 罗斯境内的许多民族。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   首先是佛教。虽然佛教不是张骞通西域时带进来的,但是,佛教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传到中原的。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影响相当大,对包括中国人的生死观、世界观都有影响。所以后来晋朝时的佛教徒自我宣传时就说汉...
    2012.04.17 15:0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