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9条,用时0.03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答记者问)。   在这里,张教授一下子就颠覆了新制度经济学追随者们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不再强调要实现私有化了,而是强调实现了两权分离,让企业经营者有了使用权就可以了。但问题是,仅仅界定企业经营者的使用权,这甚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如1957年中国政...
    2010.03.25 17:27:00
  2. 的利益冲突,而是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并提出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及其特有的股权结构下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引致的公司治理问题。两权分离的程度越高,终极股东对控制权利益的攫取欲望就越高。   投资控股的融资模式一方面帮助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另一方面造就了企业集团金字...
    2010.05.07 17:08:00
  3. 这种分离,既不可能有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也不可能有农村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在城市,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也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开始的。由此通过实现产权主体的纵向多元化,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经过改制所实现的所谓产权主体的纵向多元化,是指企业产...
    2012.11.01 10:10:00
  4. 涵和实现机制等。目前我国农地所有权主体是不清晰的,主要表现在所有权主体的虚置、多元化和弱化等方面。在权能的内涵方面,已经出现了“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离”的演化。由于法律限制等原因,农民拥有的土地财产权是残缺的,主要表现为退出权、处分权和收益权缺失。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2013.07.19 08:44:00
  5. 紧抓不放,对道路两侧、宜林地栽植的树木实行公开竞标,竞价发包;对绿色通道和田边地头栽植的树木实行随田走;对圩堤上栽植的树木实行“两权分离”。同时,该街道还与相关村(居)签订了绿化管护责任状,把管护责任列为重要条款,放活不放手,明确死苗追究制,落实各级村组干部包干责...
    2013.09.02 15:51:00
  6. 的18岁。中国书协在总结前六届新人展评审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高水平的评审委员会,坚持“阳光、规范、学术、和谐”的原则以及组织、评审“两权分离”的机制,评委们在评审中充分考虑新人展的特殊性,高度关注新生代书法个体的激情与活力,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
    2013.11.12 09:38:00
  7. 部分没有非农就业,农地的承包者与经营者高度统一,承包权和经营权既没有区别的必要,也没有分离的价值,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两权分离”制度安排能够容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并且是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土地权利的有效制度设定。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
    2014.01.14 08:33:00
  8. 学理论,完全的契约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无法通过完全契约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层完全根据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来行事。公司治理制度旨在解决两权分离情况下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和代理成本问题,通过建立适当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规范和约束管理者的行为,确保管理者的行为符合股东利益...
    2014.01.20 16:00:00
  9. 制度的兴衰。如果对国有资产监管不力,就有可能被少数人或少数集团所利用,危害到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从“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但问题也是同样突出的,譬如,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没有到位,国有企业所有者虚...
    2014.01.23 08:46:00
  10. 有顾虑,仍在观望。   可喜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语境下,这些顾虑与观望正在逐渐消融。回望激荡30余年的国企改革,从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到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呈现的是一条多元、多业的分化之路。分化至今,产权交融已被中央高度重视,并明确定位“国有...
    2014.02.25 07:5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所有权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