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上高二。这姐弟俩,就是石师傅10年前收养的,他们身世凄凉,母亲与父亲因为疾病相继离开人世。
石师傅跟他们家沾亲带故,在治丧期间,主动把孩子接过来照料。两个孩子非常乖巧,从不让人操心。石师傅又同情他们,又喜欢他们。本来家族合计好,把姐弟俩送进福利院。然而日...
2011.03.11 00:41:00
-
会的道具、唱词、服装搭配和传承过程。
通过资料的收集,朱代成了解到,从秦代开始,每逢重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庙会或婚庆、治丧期间,渔沟人都会在庙会、乡村集镇、田边、农家院落,表演花鼓戏。与凤阳花鼓不同的是,渔沟的花鼓会,就像一台晚会,表演的是各个不同的小故...
2012.04.16 09:18:00
-
为的作用,盖其可以形成社会舆论,从而产生非暴力的强制性。对他人的不幸给予同情和慰问,而非自顾自地开心愉快,这是人之常情。古代在国丧期间搞娱乐活动是要抄家砍头的;如今文明社会,没有了这种不人道的法律。所以对当下而言,暂停娱乐也是有必要的,这种做法意味着对逝者的尊...
2013.04.22 11:03:00
-
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
2014.02.07 14:18:00
-
《仪礼》中有《丧服传》一篇,将亲人死丧之后的服制,按照亲亲尊尊的原则,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这表面上只是通过丧期与服制,规定亲属之间的人伦关系,在现代图书分类系统中,《丧服传》的相关著述经常被分在“民俗”类图书中。但是,这一篇的内容,对中国...
2014.03.13 10:22:00
-
家人在其出殡前,四处打听死者生前经济往来,即便是没有欠条的口头约定,马家人也照样认领债务,当地10多位债主颇受感动,凭良心报账。治丧期间,马家结清了3万元债务。
[视频]江苏扬州:诚信老人辞世 家人及时还债
人走账不烂!治丧期间结清3万债务
5月28日早上...
2014.06.06 09:25:00
-
老老实实,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丈夫虽走了,但欠人家的"口头债"不能烂,否则,自己走在路上都会被人议论,丈夫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息。治丧期间,王瑞华强忍着悲痛,与家人商量如何找到债主替丈夫还清欠下的"口头债"。她翻遍了家中所有的橱柜,都找不到任何欠账明细,只好拿来丈夫...
2014.08.14 16:34:00
-
网吧联合巡查。今年2月底,沈保林95岁高龄的母亲病重住院,他虽然身在医院照看母亲,还抽空继续上街到网吧巡查。即便后来他的母亲病故治丧期间,他还是坚持到网吧巡查。为此,家人难免有些埋怨。
“小孩子心智不成熟,自我防范意识不强,我们大人不引导,孩子就容易走上歪路。...
2014.11.17 09:05:00
-
成为一些官员收取礼金敛财的途径。
有的官员能够借一场宴请敛财20万元以上。如海南省东方市林业局党组原书记、原局长符为民在为母治丧期间,连续6天摆设酒席,接待前来吊唁的亲属、朋友、同事及下属,并安排专人负责登记、收受礼金,共收取26.58万元。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
2014.12.02 07:42:00
-
白绢为背子及裙,大功露髻以生白绢为头盖头,小功缌麻勿着华采之服而已。”这里很明显地带有了宋代服饰的特色。其他如服丧对象、人员及服丧期等方面,各个朝代不同地区也常有所不同。
有丧必有祭,祭祖礼与丧礼一样,自《仪礼》以来沿袭不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表现为鬼神信仰...
2015.02.04 09: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