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的法律界定
在国外,一些学者将“群体性事件”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有的学者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通俗...
2009.05.07 14:06:00
-
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即那些规范人类行为的各种规则的总和,它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府政策等。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从社会整体来看,制度作为一种变量,其变迁在影响利益内容和实现手段的社会条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原有制度的缺陷和现有制度如政治...
2009.06.03 16:53:00
-
力相对较差,给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2)经济利益刺激。舞弊能为助考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舞弊不再是某些考生的个人行为,更成为一种具有组织性、职业性、更趋市场化的牟利活动。(3)立法滞后,打击力度有限。目前,考场舞弊行为通常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
2009.06.19 14:39:00
-
一些制度化的构建,比如对管理者和员工的道德规范、在管理机构中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等。
世界发展到今天,每个人都已成为地球村的村民,个人行为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周围和世界。就个人而言,经济伦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劳动者的职业行为要有道德,就是对所从事的工作有责任...
2009.09.22 16:10:00
-
的历史的终结而言,它是有两个限定条件的:第一,他讲的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前历史的终结……;第二,他构想的这种前历史不是根据事件或个人行为而是根据系统,或用他的话说即生产方式”。(《2000年新译西方文论选》,第31页)而就“终结论”的现实根源来看,詹姆逊认为:“它不是作...
2009.09.29 11:33:00
-
首先,要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组织为契机,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种推进,一是组织行为,二是个人行为。所谓组织行为,就是各级党委必须对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做出认真部署,布置学习内容、阅读书目、制定学习制度、探索推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2009.10.21 16:53:00
-
了所有人的发展。让每个学生成功,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应该成为学校的追求和境界。
教育是诚实的。教育是氛围的潜移默化,所有教育者的个人行为、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服务及其对各类事务的态度和决定都会构成氛围的一部分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为此,大学应该警惕校园内广告...
2009.10.27 10:01:00
-
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学习型党组织有共同的理想,把学习当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责任,而不是个人行为;把学习当成一个人生目标、一种价值、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自觉做到终身学习、即时学习。因此,学习型党组织要有明确的学...
2009.11.03 09:46:00
-
程度提高,是成功举办国际盛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调查还显示,车辆乱停放、宠物扰人、乱扔垃圾已经连续四年位居陋习排行榜前三位。
个人行为也是城市形象展示
调查显示,76.39%的卢湾居民为“世博会展区在卢湾”而感到自豪。面对个人形象与世博会的关系问题,90%的居民选择了...
2009.11.17 14:50:00
-
因其事小,很多人以为无伤大雅,不关大局,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陋习姑息纵容,不思改进。陋习是小节,但小节关乎大局。不文明行为绝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它影响的是整个社会,损害的是公共的利益,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创建文明城市,人人都是责任人,只要人人争做文明...
2009.11.18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