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等农副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省委、省政府从这一实际出发,对苏北发展高效农业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集中力量抓好治理淮河东调南下及通榆河、泰州引江河等国家和省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为了发挥苏北的资源优势,省委、省政府还大力发展多种...
2009.03.09 14:19:00
-
作为推进工业化的载体、现代化的新城区来规划建设。沿东陇海线城市发展应重点突出资源加工业,以徐州、连云港两个中心城市发展为重点,集中力量扶持以县城加快发展。
三是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产业增值同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根本地是要落到产业结构上,落不到这上面,一切都...
2009.03.09 14:20:00
-
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
2009.03.09 14:33:00
-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础工程
执政党的动员能力,是它的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社会动员能力强弱的关键所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种动员能力在建国后的“两弹”研制、卫星上天等一批重大工程实施中显示出来,在2003年战...
2009.03.16 15:15:00
-
正的和谐可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决不可能建筑在贫穷的沙滩之上。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放松,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发展下滑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灵活审慎的调控方...
2009.03.16 15:46:00
-
而上层又同意改革时才进行改革。协议签订后的前五年,进藏解放军和工作人员忠实地恪守协议,不但没提改革,连阶级教育也没进行,那时主要是集中力量搞上层统战工作,通常所说的群众工作也不搞,只搞影响群众的工作。1956年,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又指示,从1957年起六年不进行民主改革,六年后改...
2009.04.02 13:23:00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我们的政体还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常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分别由议会(国会)、政府和法院把...
2009.04.02 13:23:00
-
秘密访问。访苏期间,斯大林曾问刘少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刘少奇根据出国前中共中央酝酿的意见据实相告:我们目前正集中力量解决华南各省的问题,成立中央政府要在明年1月,可能是1月1日。斯大林建议:解决重大问题时固然要稳妥,要掌握时机,但更重要的是不可错过...
2009.04.07 14:39:00
-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能够在广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同时,确保国家的统一领导,快速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因为如此,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和风险,经过短短6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
2009.04.09 11:30:00
-
制度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培养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文明执法队伍,促进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加强对背街小巷的管理。对背街小巷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出新,实行门前三包,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对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逐步管起来,改变部分老旧小区脏乱差的局面。同时,加强对...
2009.04.10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