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十二日,由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中心主办的第二次中华民国史中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我国港、澳、台及内地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对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众心理等各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认为此次国...
2009.03.09 15:08:00
-
一
中华民国史是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学术研究中的一块荒地,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经历了解放思想、学科定位和科学化研究的曲折发展过程。
所谓解放思想,主要解决民国史敢不敢或愿不愿搞的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
2009.03.09 15:09:00
-
南京中山陵所在地。
孙中山生前独爱紫金山
其实,孙中山生前很早就爱上了雄伟秀丽的南京山川胜景。1912年年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历时三个月。在这期间,他有一次曾和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等人骑马出朝阳门(今中山门),去东郊狩猎。他们从明孝陵转至紫金山...
2009.03.09 15:24:00
-
待落后的地区,要帮助他们发展教育。1912年4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对《中华民族大同请拨款创设蒙、回、藏师范学校》呈文批示:“中华民国既合五大民族而成,自应施以同等教育。蒙回藏语文各异尤应首先养成师资。”以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皆对此有所实施,创办蒙藏学校,...
2009.05.15 10:06:00
-
的国家。它不否认私有财产制”,但工人有工作,农民有土地,学生有书读,其他各界都有事做。“我们所谓民主共和国,……是真正三民主义的中华民国。不是苏维埃,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33~634)
“三民主义...
2009.05.18 10:14:00
-
敏锐地觉察:世界历史已经进入亚洲风暴盛行及其“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他满怀希望地说:“不管各种‘文明’豺狼现在切齿痛恨的伟大的中华民国的命运如何,世界上的任何力量也不能恢复亚洲的旧的农奴制度,不能铲除亚洲式和半亚洲式国家中的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 列宁的这一...
2009.06.11 11:20:00
-
潮同时兴起,它们都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都要求改变现状。问题在于,究竟要在什么样的层面上、程度上改变现状。人们看到,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建立,仅仅是一个政权简单的转换过程,中国政权的社会和阶级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战后巴黎和会的...
2009.07.06 10:20:00
-
因内忧外患,加之至清末津浦等线铁路的建成通车,江南粮赋可由火车运进北京,迫使清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颁诏停止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中华民国时期,虽经整治,但也因日寇入侵,时局不宁,运河交通虽有恢复,也是时断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对淮河的治理与对部分京杭大运...
2009.07.08 11:28:00
-
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蔡元培(1868—1940年)先生是前清翰林,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蔡元培对我国近代教育贡献极大,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曾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
2009.07.31 17:36:00
-
五四运动的政治方面是对北洋政府的不满,文化方面是对此政府正当性的不满。北洋政府的执政者,其合法性源自清帝逊位。北洋政府的软弱导致中华民国在一战的时候地位如此之低,另外一方面,民国时期,不断的有人主张君主复辟,这个共和政体非常脆弱,执政者层面很容易滑回君主制。与此形...
2009.08.05 1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