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历史上平原水乡(苏南)较偏僻山区(温州、台州)更易产生合作性组织的原因,这一秩序特点利于自上而下有组织地开展运动和推动经济。中国乡村企业首发于苏南并且发展规模多年居各区域之首便是这种自上而下有组织推动的结果。
惟精巧而灵活,讲秩序则僵硬。这对同一主体来...
2009.03.09 15:18:00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生活。
中国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是必须的,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是基石,农地使用权家庭经营是基础,合作经济和新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流,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均等化是保障。这几条是基本原则,都必须坚持。
(作者为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9.05.21 13:25:00
-
从这种观点出发,所有的社会结构都具有文化涵义的意义,文化乃是“深嵌”于社会结构之中。由于乡村社会被嵌入了工业化、市场化的轨道中,中国乡村建设中的“秩序”与“乡村文化”建构问题重新被提出来。中国已经步入了“利益时代”,让农民合理得到“秩序”中的公共资源,是对社会秩序...
2009.06.18 16:31:00
-
地方性知识”与“国家”及“现代性”因素的互动。宏观与微观,历史与当下的贯通,使文本不仅呈现出个案村庄小历史的变迁,也将整个20世纪中国乡村变迁大历史的某种类型学轨迹揭示出来(杨俊凯,2003)。同样基于单一村落社区无法承载实践复杂性的考虑,仝志辉在《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
2009.10.26 14:31:00
-
历的口吻,展现了陕西渭河平原上一个普通农民之家三代人历经种种苦难,在顽强求生存的同时捍卫尊严的故事。作家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素材和对中国乡村文明的思考,倾情贯穿其中。全书既是一部献给中华农耕文明的礼赞,也献给社会大变革中所有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乡村。
因其作品中具...
2009.11.17 15:40:00
-
礼仪的全面展演,从而强化了一代代宗族成员对历史的记忆。在人情场合,全族的人都要到场,亲疏远近不同的人的事务分工不同,人情的送法也不同,这些都是对宗族身份的一次体认,既可以不断凝聚“我们感”,还可以明确“差别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2009.11.18 11:34:00
-
背包,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东贺村,一干就是10多年。其间,他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每年都自费订阅10余种医学报刊,还先后参加了中国乡村医生函授学院、省卫生厅乡村医生保健工作等系统化培训。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写医学论文,其中《眩晕症的中西结合疗法》、《高血压病...
2009.12.08 13:49:00
-
从来就不是服务的。
今天的农民果真不需要村两委组织提供服务吗?不是不需要,而是指望不上。其实,放眼前瞻,在社会变迁转型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构成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阶层结构和职业群体不断分化,衍生着强烈而丰富的新需要。依据赵树凯的观察,农民对村落社区公共服务的...
2009.12.10 16:13:00
-
但它肯定是人们追求理想征途上的一小步。更可贵的是它能在自身物质进步的基础上对“自由人联合体”的含意进行积极探求,这就了不起,是中国乡村版的共产主义猜想。
参观了全国文明村常熟蒋巷村后突然想到这个题目。
共产主义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见过,到现在还是想象中的事...
2010.08.03 10:10:00
-
文化中,龙和狮子,象征着权威、力量和无所不能。这种乡土的传统和洋派的凯旋门、歌剧院、欧美别墅等建筑组合在一起,构筑出开放时代一个中国乡村的特别情境。人们行走其间,对30年来的变化常有恍如隔世之感。
一个农民的追求
1961年刚建村时,华西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吴仁宝是...
2010.09.30 1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