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11条,用时0.04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民众失去了对民主应该具有的起码信心。所以说,陈水扁的无赖行径与卢武铉的悲情举止,可能正好代表着民主发展的两个极端。但民主的前提是中庸之道,而不是去利用无赖、悲情忽悠民众。   我们知道,民主体现了现代公民参与机会得到了平等的伸张,但一旦打开被束缚的权利牢笼,权力跟着...
    2009.05.25 14:53:00
  2. 有忧,忧中有喜,当然有个喜多还是忧多的问题。我们语言中的这种表述方法和儒家道德传统有关,“士不可以不弘毅”么,但是儒家传统也讲究中庸之道,要求“穷理致知”和“慎思明辨”。总之,在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时,在使用我们珠圆玉润的文字时,我们也应注意某些语言习惯可能会造成的...
    2009.07.09 15:19:00
  3. 那这种生物就不会存在。因为自己受了伤不会自我保护,却要为了别人,那人类就会被淘汰。但是如何控制自为性和为他性的度,这就需要一个中庸之道。   主动进击精神是游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所以游民在社会动乱中取得的利益最多,因为他们没有约束,没有角色位置,没有角色意识,敢...
    2009.07.31 17:13:00
  4. 因而孔子才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
    2010.01.15 14:46:00
  5.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
    2010.01.27 09:03:00
  6.   成思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危机以后的世界会怎么样?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就是说我们要把握好平衡、把握好度,我提出六个平衡:   一是储蓄和消费的平衡,“西方人要多储蓄,东方人要多消费”。二是内需与外需的平衡。金融发达国家的...
    2010.03.09 15:50:00
  7. "故事中的一个实例。   当然,地球人都知道,世界各国对数字的忌讳似乎是很有历史的,但古时候的中国人似乎是个例外。我们的祖先讲究"中庸之道",一般对10个指头是不会厚此薄彼的。古人云:"一帆风顺 二龙戏珠 三洋开泰 四季发财 五福临门 六六大顺 七星高照 八方进财 九九同心 十全...
    2010.11.09 08:24:00
  8. 的影响异常久远、深刻而广泛。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   中庸之道并非骑墙折中,不是和稀泥,抹光墙,更不是模棱两可,明哲保身,而是在一个复杂的时空中,在诸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中,以积极进取的态度,...
    2010.11.17 10:22:00
  9. 孔子的孙子有个叫做子思,他把孔子的思想整理出来,成为一部书,这就是《中庸》。   中庸的大道是“和”   “中庸”是什么?中庸就是中庸之道,是平庸,是不偏不倚?长期以来,大家对《中庸》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就是没有搞清楚孔子说的“中庸”和我们平常认为的那种“中庸”的区别...
    2010.11.17 10:22:00
  10. 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   尚中、贵和的思想。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尚中,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教育思想:他主张“有教无类”,使一些贫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12.08.06 13:4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