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以出水”,所以又被称作分金井。古人早就开发了这处温泉,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到过这里,并留下了一首题为《分金井》的诗:“白石分金井,丹砂布玉田,古今人易老,片月下长川。”原来,金井的泉水出水很猛,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的时候,有个叫陈凤山(号梅岗)的当地人...
2014.08.06 17:52:00
-
东晋《抱朴子》就是教你如何养生延年,如何炼丹药的。这部书就是在南京写的。
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自号抱朴子。“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书中,葛洪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讲述了炼丹的过程。
那么,按照葛洪的...
2015.04.22 09:03:00
-
不少已经放假的学生也来到公园,领略难得一见的雪景。
梅园工作人员称,目前梅园的早梅品种有部分已经开放了,其中有八重冬至、淡粉丹砂等。下雪后,这些已经开放的梅花就会停止生长,这有利于花期延长。现在,蜡梅花期已经接近尾声,不过还有部分开得比较灿烂,仍然不失为雪中...
2016.01.22 09:28:00
-
【视点】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石头可被打碎,但无法改变它坚硬的质地;丹砂可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朱红的颜色。理想信念,就像石头的坚硬、丹砂的赤红,是共产党人根本的属性。理想分为远大理想和现实理想,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远大理想是现...
2016.07.20 09:42:00
-
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其意是说:石头可以被破碎,但不可以改变它坚硬的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可以改变它赤红的颜色。豪杰之士而能洁身自好者,其名节操守不可玷污,就像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
历代典籍中...
2016.11.03 10:18:00
-
华文化中自有其一席之地。雄黄是道家许多丹药的重要成分之一,魏晋名士流行食用的“寒食散”,又称“五石散”,其成分照葛洪所述,即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在隋唐直至宋元,食用雄黄可以祛病成仙的传说随处可见。宋时《证类本草》指出雄黄“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
2017.05.31 10:13:00
-
盎然的诗句出自李白的《落日忆山中》:“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李白有“诗仙”之称,爱好自然山水,曾在多处名山隐居,就如他所说的“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作品以“山中”为题的有多首,除了...
2018.02.09 10:03:00
-
盎然的诗句出自李白的《落日忆山中》:“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李白有“诗仙”之称,爱好自然山水,曾在多处名山隐居,就如他所说的“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作品以“山中”为题的有多首,除了...
2018.02.09 10:03:00
-
盎然的诗句出自李白的《落日忆山中》:“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李白有“诗仙”之称,爱好自然山水,曾在多处名山隐居,就如他所说的“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作品以“山中”为题的有多首,除了...
2018.02.09 10:03:00
-
盎然的诗句出自李白的《落日忆山中》:“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李白有“诗仙”之称,爱好自然山水,曾在多处名山隐居,就如他所说的“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作品以“山中”为题的有多首,除了...
2018.02.09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