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诵读了《诗经·桃夭》、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并取了一个极好听的诵读主题“当牡丹遇上了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5个台北孩子身着传统服装,吟诵,歌唱、表演,时而热烈奔放,时而内敛含蓄。随后,10支两地代表队陆续登台,诵读经典。下午...
2011.08.17 10:01:00
-
一”南京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清心阁汉服机构在民乐表演
“五一”南京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主承办方领导为南京诵读经典机构颁发捐赠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5月1日上午,在古筝、琵琶等丝竹伴奏声中,几位身着华美汉服的女子和一位长袍束发的男子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吟...
2012.05.04 11:06:00
-
的乡下女子吧?坐在春光里,坐在诗经里,想着袅袅的心事。几缕微风扑进她的怀里,花开的声音在她的心间悄悄弥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我喜欢《诗经》里的这个细节。每每读到这个地方,我都要闭上眼睛,静静地遐想:一个女孩,要出嫁了,就像一瓣桃花,垂下飞...
2014.08.26 15:23:00
-
助推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昔日常见的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禽畜乱跑现象,如今越来越少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隔着三千年的时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生态农村里实实在在触摸到了那种和谐之美,好一个古典的原野,好一幅现代农村风光。榜样...
2014.08.28 14:13:00
-
爱情!
坚守是爱情的源泉。离开了坚守,爱情就如同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枯竭。《诗经·国风·周南》中有记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多么朴实的辞藻,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
2015.03.17 14:51:00
-
鲁迅、胡适、祥林嫂、娜拉……作家和小说中的人物都出现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剧场的舞台上,这是话剧《之子于归》里的场景。12月30日,南师附中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隆重推出一台名为“故事新编”的戏剧专场演出,演出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捧。其中《之子于归》和《尖脚猫游...
2015.10.21 13:38:00
-
氛推向高潮。舞蹈串烧《Bar Bar Bar》火热登台,演员们用精彩的舞姿向观众们生动诠释了什么是青春活力、什么是魅力节拍。同样是舞蹈的《之子于归》则在舞台上出现一群一身霓裳云袖的汉服女子,她们在清脆的古筝伴奏下,用自己的舞姿穿越千古,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而由初一1...
2015.12.28 09:03:00
-
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诗经》里的春天,也是从桃花开始的。《周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夭夭,有人解释为“花笑”;灼灼,火光也,桃花红艳,望之如火。诗句写春天的桃花盛开,繁盛鲜艳,让人想起正当妙龄的女子,...
2017.03.14 09:39:00
-
出汝州》)所有去留无据,暗中折损消磨的,都是悠悠我思,一片春心。
更不消说那些凄凉而又芬芳珍重的情感:“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写得真好,这音韵带来一片零雨之声。...
2017.11.24 09:07:00
-
南京市智库联盟、南京市金陵国际友好协会主办,南京市政协画廊承办。参展画家们围绕“桃花”为主题创作出一批表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的美丽画卷,尽管大家的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但通过绘画表达对美丽春天和万物初新的赞美是相同的。无论是山水画对台城美景的描...
2018.03.12 0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