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讲述历史故事,了解2000多年前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举行的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教育学生深刻体会诗人那种忧国忧民、九死未悔的伟大情怀。组织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包粽子、学习粽子的制作方法。    ...
    2013.06.13 09:05:00
  2. 还流传着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 一身洁白,半世煎熬。”郑承志说,秭归人用粽子来喻屈原的一生:屈原有个性、忠于祖国、九死未悔、一辈子都在煎熬,但还保持着本性的东西,让人敬佩。在秭归,一颗小小的粽子也寄托着秭归人对屈原的清白做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深深敬...
    2014.05.29 10:42:00
  3. 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把握,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一是楚文化中“九死未悔”的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九死未悔”出自于《楚辞·离骚》,原文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它表达了屈原甘...
    2014.07.18 08:37:00
  4. 思梦老师带领青少年赏析《卿云歌》,领略先民向往的政治理想,感叹了一位圣贤的崇高境界和伟大胸怀;细品《孺子歌》,感受屈原坚持真理和九死未悔的精神,体会贴近自然、适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鉴赏《思吴江歌》,体验悲凉的秋风带来的念远之情,感受张翰强烈的归家思家之感…...
    2015.01.06 13:14:00
  5. 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信念如炬,九死未悔。坚定“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如同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把握住罗盘,中国人民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2015.09.08 07:53:00
  6. 有,拿起铁片磨成的大刀就上了战场,却天然有一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他们可能没有尝到胜利的滋味就被敌人的炮火撕碎,但他们信念如炬、九死未悔。正是因为这些猛士的存在,中国不但没有灭亡,反更挺直了脊梁。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2015.09.08 08:12:00
  7. 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动人心魄的是他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令人敬佩的是九死未悔、执着的个性追求;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人折服的是他高度的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受人称...
    2017.05.15 09:25:00
  8. 人战栗,又令人感佩。作品富于现实启示意义之处在于,赵天明们在绝境之中永不放弃,硬是凭着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的支撑,凭着把牢底坐穿的九死未悔的决绝态度,坚持斗争到最后的胜利。这是真正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宝贵品质,是革命先驱留下的可以泽被千秋的精神财富。同时他们以自身的人格...
    2017.09.05 10:06:00
  9.   我问我的一个同事端午节到了为什么要吃粽子。他一脸的茫然,我心里一阵悲凉,他不会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怀念一个“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古人,他更不会知道中国的食文化里有那么多的人文意义的啊!   又到端午节了,粽子的清香飘荡在五月的花香里,像从心底涌出的清泉,...
    2022.04.19 16:43:00
  10. 此诗抒情深挚,凄恻动人。纵观中国的诗歌史,凡是扣人心弦的诗作,大多带有感伤的格调,《诗经》有“黍离”“东山”之章,《离骚》有“九死未悔”之句,“建安风骨”有世积乱离之叹,李白有征人思妇之怨,杜甫有《三吏》《三别》之吟,无不表示了感伤悲慨之情。感伤表达的是真情,“...
    2022.08.21 2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