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557条,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去取得特权,或者从他人手中去买得或者抢得、偷得特权,或者规避政府管制取得非法的“特权”。   我国经济学家贺卫在《寻租经济学》一书中,把政府创租活动分为三类,一是政府无意创租,二是政府被动创租,三是政府主动创租。中国政府在这三个方面的创租活动都是存在的,并且在...
    2009.02.17 14:36:00
  2. 博大精深的思想史谱系。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已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史华兹的《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就是典型的正史名著。史华兹在该书中讨论的是中国先秦思想史上的常见话题,如孔子、墨子、道家、“五经”等,但他的研究思路却与国内学者的同类著作大有不同。史华兹站在世界...
    2009.02.20 15:00:00
  3. 把人民视为国家的“私产”,而不是对等的政治主体,在民本的基础上只能产生仁政而非宪政。关于此,著名学者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孟子民贵之说,与近代之民权有别,未可混同。简言之,民权思想必含民享、民有、民治之三观念。故人民不只为政治之目的,国...
    2009.03.09 15:13:00
  4. 代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就曾多次谈到通货紧缩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很少发生通货紧缩,而持续发生通货膨胀,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几乎连通货紧缩这个名词都很难看到。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和辞典中关于通货紧缩的介绍...
    2009.03.12 15:11:00
  5. 并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对我提出的质疑和诘难。其实,我的许多观点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并且收录在去年出版的《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一书中。      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一个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是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民主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根本目标,也是基...
    2009.03.16 14:54:00
  6. 源耗竭啊,文明退回去啊,“80后”最爱国啊,还有阴谋论什么的,一看就是在诈唬,不能让人信服。      我认为这本书没有盲目反西方,书中许多地方强调的还是把国内的事情做好。特别是思想界、学界已经长期存在的不良风气,现在是到了纠偏以正视听的时候了。所以,我觉得这本书...
    2009.03.30 12:36:00
  7. 的那些书,更多地表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读来有一种压迫感、紧迫感。以研究传播学和公众舆论见长的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曾将那些书中表现出来民族情绪称为“悲观”、“激奋”的“民族主义”。而新近的这本畅销书的基调却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论是从书的作者群还是...
    2009.03.30 14:23:00
  8. 致的社会经济损失,从而将社会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ArthurCecilPigou)在其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针对社会责任成本问题提出了“外部效应”是其原因所在。“外部效应”是指一定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成...
    2009.03.31 09:53:00
  9. 话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及前总裁、《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的撰稿人彼得·巴恩斯,在2007年10月为其《资本主义3.0——讨回公共权益之指南》一书中文版序言中写道:“较之美国,中国有两个优势:其一,中国加入自由市场游戏的时间较美国短,尽可吸取我们的经验教训;其二,中国政府尚未像...
    2009.04.01 09:43:00
  10. 法血缘关系非常强。“古典古代”的形式是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并列,宗法血缘关系相对讲比较淡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谈到城邦国家和氏族制度的区别,指出国家“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而氏族制度的基础是血缘关系。   东方血缘社会历史道路使中国的家庭...
    2009.04.02 13:0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