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徽州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除府学、县学之外,这里书院林立、讲会盛行,塾学、义学遍布城乡各地,书屋、文会所在多有,“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民居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赵汸:《东山存稿》卷4《商山书院学田...
2009.03.31 09:55:00
-
流转西南的学术生涯。其间,《国史大纲》脱稿。1949年,钱穆假说春假旅行,只身南下广州,继而随广州华侨大学移迁香港,到港后即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钱穆应蒋介石之邀,定居台北,翌年迁至双溪。
钱穆反对胡适的“新文化”主张,认为 “新文化运动,凡中国固有(文化)必遭...
2009.04.02 13:26:00
-
程的实施。
老地名,
一个城市历史信息的载体
省民政厅地名专家薛光说,城市中的路街巷、里弄、胡同、桥梁、寺庙、衙府、书院、商行、店铺、集市、作坊等名称中的老地名,是城市发展变迁的刻痕印记,是地名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历史信息的一种载体,也是了解社会风貌的...
2009.04.09 14:39:00
-
1966年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
2009.04.22 15:37:00
-
大的影响;从具体方面看,中国文化历史变迁中的一些与思想观念联系密切的因素与内容,如私人办学的出现、经学博士的设立、科举制度的演变、书院讲学的风气,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尤为深刻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因素新内容,如近现代出版业的出现与发展,近现代报刊...
2009.05.04 11:04:00
-
的良好举措;此外,在各地设立多种形式的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国学院、国学讲堂、国学讲习会之类的机构、场所,恢复曾经遍布全国的孔庙、书院、寺院、道观,则将为开展群众性的国学教育提供很好的平台,但须注意防止这类场所沦为传播邪教迷信的工具。
(作者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09.05.11 10:19:00
-
和信仰中,是活生生的生命学问。
然而,随着现代学术体系和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这种行的学问,大都流失了。如儒家的身心修养的方法,随着书院的消失和儒生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基本上消失了。道教和佛教的修养方法,还保留在道士和佛教徒的日常修行中,但也没有进入现代学术和现代教育...
2009.05.13 10:19:00
-
带来的伤痛。了解马一浮的难,难在他的学问并不都在他的著作当中,他的著述其实很少,我们经常读的,无非是泰和、宜山两《会语》和《复性书院言讲录》,以及《尔雅台答问》和《答问补编》等。但他的书信和他的大量诗作,是他的学问的另一载体,那里呈现的是马一浮先生学问精神的最...
2009.06.26 10:15:00
-
三,从学术性格论,湖北学者多尚“自潜修”,学术研习之风不甚浓。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学者之间的切磋和交流,比如在考据学发展的过程中,以书院为依托的“江南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湖北学者不尚讲学的习性,卢弼曾敏锐地指出:“楚士多自潜修,耻尚夸耀,...
2009.07.09 15:24:00
-
永续利用的原则,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保护古建筑风貌、保护古宅名园、保护历史街巷体系,让古城古得经典,让城市文脉永续。对安定书院、泰州学派、佛教文化、盐税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重点历史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加大发掘力度,尽快做成有影响力的泰州文化品牌。同时...
2009.07.16 15: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