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有效刺激消费,可称得上是世界性的难题。此时,一根稻草漂来,名曰“消费券”。希望由此升起,争论也随之而来。“如果中国成功了,是不是可以给新上任的奥巴马总统一个成功的样板?在中国能成功,在美国也一定会成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
2009.02.17 15:06:00
-
村居民是“跳了龙门”;即便是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也因着经济上的差距有着身份的差异。前不久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讲上海话有没有文化”的争论中,一部分人所谓“烧香赶走和尚”的论调即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在一些人看来,城市原住民才是城市的主人,所有外来者则是客人。客人不能抢...
2009.02.17 15:16:00
-
说了新话,说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就是指此而言。
此后,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经济学家和领导干部继续进行探讨,有争论,有交锋。有人强调公有制,有人强调有计划,更多的人强调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2009.02.18 14:11:00
-
消息发布中,许多网络媒体用了“国家就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等征求意见”来作标题。这是标题党的杰作,还是因为此前文理分科已引起了一些争论而再次强调呢?我认为,是否取消文理分科这一问题尽管很重要,但并非当前教育改革最为关键的。
有人反对文理分科,其实是说文理科之...
2009.02.18 14:23:00
-
对现代中国的宏观研究中,美国“加州学派”代表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曾引起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彭慕兰通过对18世纪欧洲和东亚的人口、资源、市场和农业与手工业的生产力等方面进行的详细分析,指出中国与欧洲18世纪的经济实力、社会...
2009.02.20 15:00:00
-
共服务、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等都成为社会政策分析的重要视角。另外,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社会事业的改革目标和方向也是近两年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中,核心问题是这些领域是否应当市场化,应当如何理解近年来这些领域出现的种种弊端。目前学界还未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但总体...
2009.02.23 10:24:00
-
减持长期国债。
35、人民币区域国际化步伐展开
国际化是人民币的发展方向,但人们一直就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而争论不已。我们要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首要任务是区域国际化,确切地说是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成为贸易结算货币甚至是储备货币。1997年的...
2009.02.27 14:48:00
-
和专题报告。主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教授撰写。认真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分析了改革开放中的理论争论和存在问题,研究了效率、公平、收入分配、政治文明和民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专题报告共24章,主要由来自国家部委、高校理论界、实业...
2009.03.07 20:16:00
-
可以预见,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受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约束。
第三,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WTO谈判和世界贸易争论的新焦点,绿色标签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重要的贸易壁垒手段。与全国一样,江苏经济正处在一个快速国际化进程之中,对外开放及进出口贸易日趋...
2009.03.09 15:43:00
-
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鼓励以科学态度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重在建设,不搞无谓争论。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分清是非;对思想认识问题,要积极引导,以理服人;对学术问...
2009.03.09 14:31:00